八年级下册英语第一单元预习资料(精选14篇)
篇1:八年级下册英语第一单元预习资料
(用some或者any填空)
1. There is water.
2. There are apples.
3. studentis here.
4. students are here.
5. Enlishteacher can speak Enlish.
6. wateris here.
7. milktask good.
8. personis here.
9. I have apples.
10. She has milk.
11. There isn,t water here.
12. There aren,t animals here.
13. I have no eggs here.
14. I don,t like apples.
15. They don,t like bread.
16. Do you have apples.
17. Would you like tea to drink.?
18. Do you like tea to drink?
19. Do you like apples?Does she have apples?
篇2:八年级下册英语第一单元预习资料
孤苦líng dīng( ) qīng注( ) 够qiàng( )
高liáng( ) 有恃无恐( ) 蹭饭( )
轮廓( ) 眼泪盈眶( ) 奔丧( )
2.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是(3分)
A.立锥之地 长久之计 眼泪盈眶 B.背乡离井 红的黄的 又苦又涩
C.俯拾皆是 极端贪困 无依无靠 D.清脆甜美 举目无亲 寄人离下
3.依照原文在下列文段的空白处填上恰当的词。(9分)
我看见他戴着 ,穿着 , ,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 过铁道,要 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 着上面,两脚再向上 ;他肥胖的身子向左 ,显出 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4.仿写。(8分)
篇3: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整合教学策略
整合策略:
1、把单元内的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各项内容进行整合。
2、将练习与课文教学、综合性学习进行整合。因为练习是围绕课文内容和单元要求而设计的, 它对课堂教学起一定的引导作用。
3、把课内和课外打通, 对课内外学习内容进行有机整合。
4、把学生的学习经验和学习需要与文本内容进行整合, 使学习内容更适合学生的需要。
整合设计:
第一环节:确定本单元的学习内容, 制定活动计划
第一块:了解单元内容
1.让学生浏览目录、课文, 讨论:本单元的课文有哪些异同之处?课文与课文之间又有哪些互相联系的地方?
2.哪些内容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刻, 哪些内容是你最感兴趣的?请同学们随便谈谈。
第二块:制订活动方案, 组建兴趣小组
针对这些你感兴趣的内容, 确定自己的学习目标、单元活动方案。同和你有相同志趣的同学组成自己的专题研究小组
第二环节:单元特点说明
本单元所选的课文, 有的是回忆录, 有的是传记, 讲述的是作者一段难忘的人生历程, 它们会让我们体悟到人生奋斗的意义, 感受到人间的关爱与温情。学习这些文章, 会对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起到促进作用。学习这些课文, 要融入自己的生活体验, 感悟课文的思想内涵, 进而了解社会人生;要继续了解叙事性作品的文体特征, 还要注意品味含义丰富的语句。
环节三: 第一、二课时设计
1.完成整合设计第一环节内容
2.讲授第一课《藤野先生》第一课时
3.引导学生课时拓展:A推荐阅读:课后题四中的第二小题B.回忆自己的学习生活, 选取给你印象最深的老师, 记述你们之间难忘的事, 为教师节献礼。
4.引导学生单元拓展:感人至深, 令人难忘的又何止师生情, 还有令人动容的母子情, 平淡中透出炽烈的父子情, 热情似火的君子之交的朋友之情……推荐阅读, 指导写作, 情感体验。
第四环节:教学本单元其他课文
师生共同完成《我的母亲》《我的第一本书》《列夫·托尔斯泰》《再塑生命》的学习, 可视情况选择学习方法, 或自主学习, 或讨论探究。我秉持“以篇为范例, 授之以渔”的原则进行课文教学。比如《藤野先生》是一篇精读课文, 其重点在于训练学生阅读的能力和赏析语言的能力, 学习本文围绕中心人物组织素材的构思。在课内教会学生学法后, 初步把握其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同时, 让学生利用教师所教方法快速学习其他篇目。本单元我设计“我读我秀”活动课, 让学生以小组形式完成对《我的母亲》《我的第一本书》《列夫·托尔斯泰》《再塑生命》的阅读和学习, 然后在课内向同学们推荐自己最敬佩的一位人物、感受最强烈的一句话, 并以小组推荐代表的形式进行“我最喜爱的一个片段”朗诵比赛, 并进行全班评比和颁奖, 以此为给学生创造口头表达的机会。课后, 再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 制作一份A 4纸大小的手抄报, 内容包括读后感、学习体会, 并要求做到图文并茂。有了这些实践的机会, 学生的学习热情空前高涨起来, 学习兴趣变得浓厚了。
第四环节:综合性学习:献给目母亲的歌
学习目标:通过广泛阅读, 及生活中对母爱的感受, 领略不同风格的母爱, 感受不同表达方式的母爱, 培养学生多侧面认识母亲、体会母爱, 培养学生热爱、孝敬母亲的思想感情, 健康美好的伦理亲情, 引导他们感受爱, 理解爱, 奉献爱;通过活动进一步培养学生用多种方式, 恰当地向母亲表达感情, 理性地思考、体验“爱”的内涵。以及得体地表达感情、有条理地陈述心得的口语交际能力, 培养学生将叙事与抒情有机结合的文字表达能力。
环节五:综合性学习作业布置
读:文学作品中的母爱
A动物界的母爱
B人间的母爱真情
写:我与母亲”为话题的作文展示
做:为母亲制作感恩卡, 回家为母亲做一件力所能及的家务
篇4:八年级下册英语第一单元预习资料
教材地位与分析,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八年级下Unit 4 Why don’t you talk to your parents? Section B(1a-1e)部分,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年10月第一版,2013年第一次印刷。是新目标的新版。 本单元教材以“谈论问题及给出建议”为中心话题,围绕着“为什么不……”进行。学习和运用几个常见的句型:why don't you talk to your parents? my parents don't allow me to hang out with my friends, I can't get on with my friends等 。本节课 SectionB 部分进一步拓宽了本单元的话题内容,主要是探讨如何通过各种活动来减轻压力,如何面对压力,通过听、说、读、写训练,要求学生学会描述困难,表达建议。
二、说教学目标
1.语言知识目标 (1) 指导学生掌握和熟练运用重点词、短语,play sports/hang out with friends spend time alone /give sb a lot of pressure/ have enough free time have a fight with sb/compete with sb (2) why don't you… ?句型的熟练掌握运用 。
2. 语言技能目标 (1)学生能根据实际情境需要真正开口讲英语。 (2)通过听、说、读、写训练,能够谈论问题并给出相应建议。
3.情感目标 (1) 培养学生要爱学英语、爱说英语、想说英语,对英语学习产生兴趣和热情。(2)通过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善于表达自己的问题,并能积极主动地找到解决的办法。
三、说教法
为了充分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并考虑到学生认知特点和年龄特征,我主要采取了如下几种教法:
1.听录音。听音是英语学习的重要方法,也是课堂教学的重要步骤。在听中可以感知,可以模仿。
2.重点解释,个别操练。在每一堂教学中,学生总会遇到一些难以理解的词、句型、短语、句子或某一语法现象。如本课出现的why don't /not you …? 句型的用法等都需要个别解释甚至创设语言情境进行操练和举例,以扫除自由交际过程中的障碍,为语言的进一步学习奠定基础。
3.师生完全可以根据当时的实际思路创造性地交流,这种教法是实现语言知识向语言能力转变的途径。
4.学生分组合作。首先要求学生根据师生示范独立对话,随后叫几组分别站起来表演。 5.设计填空和单项选择,以检查学生对本课单词,短语,句型的掌握情况。
四、说学法
1.养成听的习惯。学生要经常听录音,听教师讲英语,听同学们讲英语,这对学好英语很重要。
2.要学会在实践中学,在应用中学,这样学来的知识记忆深刻、灵活度大。
3.及时巩固,反复记忆。凡教师在课堂上所讲到的语言难点,学生应及时整理,再次认识并积极使用。对前面已学过的课文,学生要有安排地经常复习,否则常常是学了新的,忘了旧的。
4.积极操练,重在口头。在课堂上,学生要积极参与教师设计的每个教学活动,要大胆开口,创造性地说自己想说的话。课后和其他同学及时进行英语交流。只有这样,才能将书本知识变成自己的知识和语言能力;也只有这样,才能实现脱口说英语的目的。
五、说教学程序
1.出示教学目标。让学生明确今天这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做到胸有成竹,心中有数。 2.warming up.激活学生原有的语言知识,为将要学习的新语言打基础。What’s wrong with the girl? She’s too stressed out. What should she do? Can you give her some advice?
3.Discussion What did you do after school? Do you have stress in your life? How do you relax yourself?
4.口语训练 What problems do you have? 让学生分别说出自己生活中或在学校和家里的烦恼,训练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5.情景交際操练。面对生活和学习中如此大的压力,我们应该怎么办?畅所欲言,大胆说英语。 How to lower your stress? (give your advice.)
6.重点句型积累。 Why not/don’t you do …? Will you please…? Would you please/like to do…? How/What about doing…? Could you please…? You should/could do…?
7.听力训练。(1c,1d)学生通过听力训练,能听懂话题大意,捕捉关键信息,并能针对问题给出合理的建议。
8.Group work(小组活动) 通过实际交际活动问题,能够提出合理的建议。
9.当堂检验 及时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查缺补漏,趁热打铁。
10.布置作业 (1)口头作业:记今天学过的新词,短语及句型;预习明天的新课。 (2)书面作业:《学练优》同步训练—page24(1,2)
板书设计
Unit 4 Why don’t you talk to your parents?
Section B(1a-1e)
hang out with sb. my parents give me lots of pressure.
spend time alone. why don't/not do…?
give sb lots of pressure You should/could do…?
篇5:八年级英语下册第一单元教学反思
二、教学目标(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 本单元重点词汇:suggestion comment album guy spider mouse hamster turtle child pig advantage disadvantage rabbit company present bench stage winner Spokesperson progress statement
本单元重点句型: (1)What should I get sb? (2)Why don’get /buy sb.sth.?
(3)What/How about sth.? (4)It’s / They’re too +adj (5) Present perfect tense^(6)掌握如何表达给别人买什么礼物。掌握如何建议为别人买礼物的表达方法。掌握如何比较物品的质量。通过学习如何赠送礼物,对比中西方文化的不同。
2、过程与方法
采用 “任务型”教学模式,首先把本单元的学习任务即学习掌握“送礼物”的表达方式告诉学生,在明确了学习任务后,老师提供为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中形成主动的学习状态,产生学习的欲望与动力。同时通过听力训练为主;第三课时集中词汇教学;第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询问为别人买什么礼物以及提出建议别人应该买什么礼物,达到了解、关心别人的目的,以此增进友谊。
三、教学重难点
1、重点
(1)What should I get sb? (2)Why don’get /buy sb.sth.? (3)What/How about sth.?
(4)It’s / They’re too +adj (5) Present perfect tense
2、难点 (1)too +adj.意为“太……” (2)adj.+enough 意为“足够……”
四、教学关键
A.重点词汇名词:suggestion comment album guy spider mouse hamster turtle child pig advantage disadvantage rabbit company present bench stage winner
Spokesperson progress statement
动词:receive choose open enter encourage suggest drive
形容词:personal special pot-bellied trendy perfect clean asleep native modest earlier interested 词组:fall asleep, give away, hear of, an interest in, make friends with
B.语言结构 What should I get my sister? Why don’t you get a camera? That’s too expensive.
How about a watch? That’s too personal. Why don’t you buy a scarf?
That’s not interesting enough. What should l get Lisa? How about a CD?
No,that’s too cheap. What’s the best present you have ever received?
C:语言功能。Compare qualities
篇6:八年级下册英语第一单元预习资料
单元(章)
名称、课题 Unit1 What’s the matter?
课时划分 7 课时 教学课时 第 1 课时 总备课数 第1课时
教
学
目
标 知识目标:1.words: arm. eye, ear, mouth, head, headache, illness.
2.Sentence patterns: What’s the matter?
I have a cold.
能力目标:Listening skill and speaking skill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Exercise every day and keep healthy and strong.
教学重点 1. Learn and master the parts of the body, the names of the illness and the expressions of giving advice.
2. Learn to talk about health problems by using “What’s the matter? I have a…” and give advice by using “should”.
教学难点 1. Learn to talk about health problems by using “What’s the matter? I have a…”.
2. Learn to give appropriate advice to the certain health problems.
教法 Presentation,listening
学法 Practice , pair work
教学准备 Ppt ,text
教 学 过 程 个 性 化 设 计
Step I Greet the class as usual.
Step II Presentation1--New words.
1.Bring out a doll. Teach the words of body parts.
2.Read the words to students and ask them to repeat.
3Now open your books and turn to page 1. Please look at the picture, ask students to read the list of the names of body parts.
Step III An activity
Play the game Simon says with students. First have students line up in rows .Ask students to touch different parts of their bodies.
Step IV Presentation 2--Structures
1.Act out an illness. Then show the other new words on the blackboard.
2.Read the new words to students and ask them to repeat. Make sure every student knows the meaning and can read them.
3Teach students more words of illness. For example,
Have a coldhave a fever
Headache stomachache
Headache toothache
Have a sore back have a sore throat
Step VListening
1.Listen and finish 1b and 1c.
2. Check answers
Step VI Pair
Work in pairs. Practice the conversation.
Step VII Homework
Write down the new words in your exercise book and read them for several times
课
后
反
思
篇7:八年级下册英语第一单元预习资料
四文的对比表
篇目作者及出处大体内容及中心
鲁提辖 拳打 镇关西施耐庵(元末明初) 《水浒传》 第三回小说通过鲁达三拳打死镇关西前后情节的叙述,塑造了一个敢爱敢恨、嫉恶如仇、伸张正义、有勇有谋、粗中有细的英雄人物形象,表达了被压迫人民的愿望。
范进 中举吴敬梓(清代) 《儒林外史》 第三回课文通过对比描写范进中举前后,特别是出榜那一天截然不同的境遇,着重刻画范进疯癫的丑态与他周围各色人物等趋炎附势的嘴脸,批判了罪恶的封建科举制度及当时社会的世态炎凉,乃至整个封建社会。
选举 **秦文君 (当代儿童文学作家) 《男生贾里?女生贾梅》小说围绕一次学生会干部选举而展开,主要记叙了墙外噪音影响孩子们正常上课及林武翔被子砸伤之事,以鲁艳青、贾里为代表的同学积极发起并处理这些小波折的故事,表现了他们的聪明、活泼、热情、积极。并告诉我们:人生滋味是多味的,人不可能天生是伯乐。
山米与白鹤 贝尔斯(美国儿童文学作家)小说描写了山米与外祖父相处的一段经历,它使山米的情感世界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表现了祖孙两人的倔强与爱心。同时也告诉我们一个道理:爱不仅使人与人相互理解,相互关切,甚至也能使人与动物,与大自然相沟通。
篇8:八年级下册英语第一单元预习资料
美丽的中国有一碧千里的草原, 草原上牛羊成群, 牧民骑在马背上, 挥舞着鞭子, 放声歌唱:“蓝蓝的天上白云飘, 白云下面马儿跑……”
老舍笔下的草原指的是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原。这里是内蒙古草原风光最为绚丽 的地方, 拥有1亿多亩草场, 2亿多亩森林, 500多个湖泊, 3000多条河流。辽阔无边的 大草原像是一块天然织就的绿色巨毯, 步行其上, 那种柔软而富于弹性的感觉非常美妙。而绿草与蓝天相接处, 牛羊相互追逐, 牧人举鞭歌唱, 处处都是“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景致。将它誉为世界上最美、最大、最没有污染的几大 草原之一, 真是当之无愧。在呼伦贝尔草原旅游, 可以骑马乘驼畅游草海, 可以坐“勒勒车”环湖漫游, 可以临湖垂钓, 入林狩 (shòu) 猎, 尽享草原风光。
( 选自《百度知道 : 蒙古草原的资料》)
篇9:八年级下册英语第一单元预习资料
一、学情分析
本单元是初中学生接触的第一个戏剧单元。学生对戏剧这种文学样式的了解相对缺乏,但对影视作品却并不陌生,大多数学生还是影视或影星迷,这就为教学提供了一个切入口。教学时可先从师生都熟悉的一部影视作品切入,然后引出剧本的写作,介绍剧本的特点:有高度集中的矛盾冲突,跌宕起伏的情节结构,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因此,本单元教学的基本出发点为:让学生通过课文的学习与相关的各种活动的开展,把握剧本在语言运用、人物塑造和情节设计上的特点,加深对现实人生的了解与体验,培养自己的交际能力和合作精神,从而全面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二、设计思路
本单元的三篇课文均有很强的典型性和代表性。《日出》是戏剧大师曹禺的一部力作,充分体现了他的创作成就与创作风格。《钦差大臣》是俄国杰出戏剧大师果戈理的代表作,它所揭示的结构性腐败被称为“绝对的、永恒的、世界性的邪恶”,因而超越了时空,至今回响不绝。《放下你的鞭子》是我国街头剧中最有影响的代表作之一,产生过巨大的历史作用。这三个剧本,横跨中外,风格各异,有助于学生认识多样的人生和多样的文化。学生对本单元作品所反映的时代背景较为陌生,教学中应尽可能运用多媒体手段(幻灯片、录像)帮助学生了解作家生平与创作的时代背景以及全剧剧情,鼓励学生多渠道地查找和搜集相关资料,了解戏剧的特点,也为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戏剧作品的进一步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要通过分角色表演和课本剧排演,让语文走出课堂,走向生活,让学生深入体会戏剧冲突和人物个性化的语言,在活动中体味探究与创造的快乐。
三、教学目标
1.了解戏剧的基本特点:激烈的戏剧冲突,凝练的戏剧语言,鲜明的人物形象。
2.通过戏剧排演的指导提升学生的组织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及合作意识。
四、课时分配
本单元总课时为10课时:《日出》3课时,《钦差大臣》3课时,《放下你的鞭子》1课时,口语交际1课时,写作1课时,综合性学习1课时。
《日出(节选)》教学设计
一、设计说明
《日出》是本单元的首篇课文,应在充分尊重学生主体性和考虑戏剧特点的前提下,注重以下两个方面:一是以排演课本剧的形式组织教学,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在体验中产生阅读、探究的兴趣;二是用多媒体教学辅助手段,让学生了解作家、作品和有关剧情,在丰富学生戏剧知识、帮助学生解读课文内容的同时,也给他们带来一种具有视觉冲击力的审美愉悦。
二、教学目标
1.了解戏剧的语言特点,特别要了解课文是如何通过人物对话来推动情节、展开矛盾冲突、塑造人物形象的。
2.从人物性格和人物命运出发,把握作者憎恶腐朽黑暗、同情下层人民的思想感情。
3.通过课本剧的排演,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戏剧特点,培养交往能力和合作精神。
三、教学过程
(一)介绍作家作品
(二)讨论感知戏剧情节
请几个同学口述课文梗概,互相补充和订正,从而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三)讨论探究
1.课文主要的戏剧冲突是什么?是怎样发展的?
2.从这几次矛盾冲突中可以看出黄省三怎样的性格特点?
(四)在把握戏剧内容和人物性格特点的基础上分角色朗读课文。
1.理解这篇戏剧的语言特色。
(1)剧中人物语言不仅要表达人物的思想感情,而且要符合人物的身份、性格和所处的特定环境。重点朗读黄省三控诉潘、李二人的台词,体会并读出黄省三的内心感受。
(2)试补出破折号后省略的话,并说说剧本这样表达有什么好处。
文中有三处破折号用得特别传神:
①那你还可以到街上要——
李石清故意不把话说完,想试探一下黄省三,看他有什么反应,他看到了黄省三脸红不安的样子,似乎有些幸灾乐祸。
②您说,要我去——
对黄省三这样一个胆小怕事的读书人来说,他不敢说出,也羞于说出这个“偷”字来,他没有这个胆量。
③我太冤了,我非要杀了——
黄省三被逼急了,心里发出绝望的吼叫“我非要杀了你”,但是面对潘月亭的怒喝,被吓住了,不敢说出“你”。对黄省三的怯弱李石清早已看透了:“他是说他要杀他自己——他这样的人是不会动手害人的。”
2.两人一组选择某一人物的某一段台词,诵读并解析,互相评议,进一步通过人物语言把握人物心理。
四、拓展延伸
课后阅读《日出》。
《钦差大臣(节选)》教学设计
一、设计说明
《钦差大臣》描写了一个偏僻的小城里发生的一段故事:以市长为首的一群官吏听到钦差大臣要来视察,个个惊慌失措,竟将一个过路的贵族子弟赫列斯达可夫当作“钦差大臣”,对他百般逢迎,拼命贿赂、拉拢。课文节选的是第八场和结尾部分,也可以说是这部喜剧的高潮部分和最富讽刺意义、最精彩的部分。这部分很适合排演课本剧,宜在适当介绍时代背景和相关剧情的基础上,让学生分组分角色演出,在演出过程中体味作品漫画式的人物形象、辛辣讽刺的语言风格和独具匠心的剧情设计,从而充分发挥戏剧表演的学习功能。“哑场”一节,可引导学生认真揣摩此时各种人物的内心感受,以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发散思维能力。
二、教学目标
1.通过剧中个性化的语言描写和简约传神的舞台说明分析作者笔下漫画式的人物形象。
2.欣赏作者精巧独特的剧情设计和辛辣讽刺的语言风格。
3.在整体把握的基础上,理解这部讽刺喜剧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三、教学准备
学生预习课文,有条件的教师可组织学生观看《钦差大臣》影像资料。学生为分组排演作必要准备。
四、教学过程
(一)介绍作者及相关剧情,导入新课。
(二)学生分角色朗读,目的有三:其一,进一步了解剧情;其二,揣摩人物语言和心态,把握人物的神态、动作和个性特征;其三,为短评写作奠定基础。
(三)分小组表演,思考问题:
1.以竞赛形式分两组演出,学生评点、交流。
2.剧中市长是一个怎样的人?作者揭示了他怎样的性格特征?
3.市长和官员得知上了假钦差的当后有什么表现?想象一下,真钦差到了之后,他们将会有怎样的表现。(这是一个开放性的问题,言之成理即可。)
4.画出赫列斯达可夫在信里对市长及其他官员的评价,以此入手,分析赫列斯达可夫形象及其典型意义。
五、写作指导
自选角度,写一篇小剧评。参考题目:1.一幅绝妙的讽刺图——《钦差大臣》人物形象分析;2.讽刺戏剧的一个范例——谈谈《钦差大臣》的语言艺术;3.此时无声胜有声——试析《钦差大臣》的“哑场”设计。
六、拓展延伸
课后阅读整部《钦差大臣》。
《放下你的鞭子》教学设计
一、设计说明
《放下你的鞭子》是抗战初期最著名、最具有代表性、产生了重大影响的街头剧。这是本单元的最后一篇课文,也是一篇略读课文。通过前面两篇课文的学习,学生已掌握了戏剧的一些基本知识和欣赏戏剧的一般方法。故此,应让学生在独立阅读和思考的基础上进行对话交流,把握人物性格、作品主题及社会意义。同时,要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创设情境,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丰富他们对戏剧特别是对街头剧的认识。运用本单元知识,尝试自编自演小话剧。
二、教学目标
1.通过剧中人物个性化的语言分析卖艺汉、香姐、青工三个人物的性格特征及其普遍的社会意义。
2.在整体把握剧情的基础上,了解街头剧政治性、鼓动性、时效性、通俗性相结合的特点。
3.巩固并运用本单元所学知识,自编自演小话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交往能力。
三、教学过程
(一)介绍相关知识导入新课
1.街头剧
街头剧又称活报剧、广场剧,多以大众关注的政治时事为题材,对观众进行形象化的宣传,是一种反映时事新闻的短小活泼的戏剧样式,因常在街头演出而得名。街头剧具有很强的政治性、鼓动性、时效性、通俗性,它所反映的往往是当时最热门的话题。
2.写作背景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抗日烈火燃遍中国。广大民众急需发动和组织起来进行一场全民族的抗战。在这历史的关键时刻,街头剧《放下你的鞭子》应运而生。它不管在哪里演出,都激起了观众对日寇的极大仇恨,不知有多少热血青年就是因为看了这部街头剧深受感染和教育而毅然奔向了抗日的战场。在抗日战争中,《放下你的鞭子》这样的街头剧,成了团结民众、发动民众、鼓舞民众奋起抗战的有力武器。
(二)从整个剧情和相关台词入手,探究人物形象及其典型意义。
(三)分角色朗读课文。
(四)编写小话剧
篇10:八年级下册英语第一单元预习资料
重点词语:
落英:落花。
甚异之:异,对……感到惊奇。
仿佛:隐隐约约,形容看得不真切的样子。
平旷:平坦开阔。
缤纷:繁多的样子。
豁然开朗:形容由狭窄幽暗突然变得宽阔明亮的样子。
俨然:整齐的样子。
阡陌交通:田间小路交错相通。阡陌,田间小路。
黄发垂髫:指老人和小孩。黄发,旧说是长寿的特征,所以用来指老人;垂髫,垂下来的头发,用来指小孩。
叹惋:感叹,惋惜。
便扶向路:就顺着旧路(回去)。扶,沿、顺着。向,从前的、旧的。
诣:到。特指到尊长那儿去。
寻向所志:寻找以前所做的标记。
未果:没有实现。
问津:问路。文中是寻求、探求的意思。津,渡口。
有仙则名:有了仙人就成了名山。
有龙则灵:有了龙就成为灵异的水了。
馨:香气,文中指品德高尚。
儒:旧指读书人。
白丁:平民。文中指没有什么学问的人。
素琴:不加装饰的琴。
篇11:八年级下册英语第一单元预习资料
1.long的名词性是翻译成,high的名词形式
翻译成,表达东西的长度可以有两种方法例如:这条河100米长。
(1)Theof the river is 100meters.2)课题: Unit7 Section A 1a-2c课型 : 新授课年级 :八年级教者:zlp2.One of the most endangered animals in the worldthe giant panda.教学目标: Chinaone of the oldest civilizations in the world
知识与能力:1.能够掌握本节课出现的重点短语和句子。one of +名词复数,谓语动词要用数。
2.谈论地理和自然现象,学会对事实和数字的比较,eg:其中一本书是新的。3.能表达较大的数字,熟练运用形容词和副词的比较级和最高级。3.The population of the world is 6400000000.过程与方法:课前检查—自主学习—听力检测 —语言运用与展示—合作探究 对人口这个数字划线提问要用特殊疑问词。
情感态度价值观:了解我国和世界的一些自然地理之最中的知识。the population of the world?
教学重、难点:学习较大数字的表述,识记形容词和副词比较级变法的多条规则;正4.as big as 和…一样大as…as 之间的形容词用级。
确使用比较级和最高级的不同句式。The Yellow river is not as long as the Yangtze river.自我预习否定形式not as…as 意为。
1、自学Page49-50页的单词。(根据音标拼读、拼写单词并牢记,学科组长检查过关)。5.Can you tell me a bit more about China?
2、自学完成Section A 1a,学科组长检查。我们学过的可以修饰比较级的副词和短语还有
3、小组合作操练1c、2c句型,准备课堂展示。6.注意比较级和最高级Which is the second longest river in China?
4、用双色笔标出重要的短语和句型,标出疑难点,准备课堂中讨论解决。Which river is longer ,the Nile or the Yellow River?
教学过程: 最高级一般用于者以上相比,最高级前一般要加定冠,比较级一般
一、课前展示(前奏版-5分钟)用于者之间的比较,被比较者用引出。
(科代表主持,各小组答题,必答题有板答和口答,计分)
四、实践创新,知识反馈(升华板—拓展延伸训练)
(一)根据句意和首字母补全单词。
二、创境激趣(启动板—教师创设情境)
1.The l ______ river in Asia is the Yangtze River.三、自主探究,展示汇报(核心板:教师明确目标——学生自学——小组交流讨论—
2.China is one of the oldest c ________ in the world.—分组展示和汇报——强化训练)
3.One of the o________ countries in the world is China.预习检测:
4.M __________ of city lies three meters below sea level.写出下列单词的比较级和最高级
5.Our playground is about 2000 s _______ meters in size.Highdeepbig
(二)单项选择。longoldyoung
1.It’s ______ in the world.翻译:1.最高的山2.最长的河
A.the biggest desert B.biggest desert C.the biggest deserts D.bigger desert3.八百万平方公里4.1025米深
2.There are no man-made structures as _______ the Great Wall5.……的人口6……的高度
A.biggerB.bigC.biggerD.the biggest7.和…一样大8.少于……的长度
3.The Nile is 6,470 _________9.最古老的国家之一
A.kilometersB.kilometerC.kilometers longD.kilometer long自主、合作、探究:
4.Mount Tai is _______ lower than Qomolangma.Task1.A.lot’s of B many C very D much1、通过自主学习1a-1c,并完成1a.5.Shanghai is one of _______ in the world.2、听听力,完成1b练习,老师核对答案;听2a、2b录音,完成听力练习。
A more big city B the biggest city C the biggest cities D the most big cityTask 2.五、板书设计:
篇12:八年级下册英语第一单元预习资料
课题:Unit1 Section B 2a-2e课型 :新授课 年级:八年级 教者:zlp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1.学习一些重要词汇及句型;
2.学会做任务型阅读,根据情境及上下文推测生词词性及词义,通过查
阅词典寻找合理的词义;利用事件的发展顺序来辅助理解所阅读的材料。
过程与方法:课前检查—自主学习—语言运用与展示—合作探究
情感态度价值观:了解阿伦.罗尔斯顿的经历及其回忆录《生死两难》
教学重难点:根据情境及上下文推测生词词性及词义,通过查阅词典寻找合理的词义;
利用事件的发展顺序来辅助理解所阅读的材料。
自我预习
1、自学Page6、7页的单词。(根据音标拼读、拼写单词并牢记,学科组长检查过关)。
2、自读完成Section B 2b,学科组长检查。
3、自学完成2c,2d,2e,学科组长检查。
4、用双色笔标出重要的短语和句型,标出疑难点,准备课堂中讨论解决。教学过程:
一、课前展示(前奏版-5分钟)
(科代表主持,各小组答题,必答题有板答和口答,计分)
二、创境激趣(启动板—教师创设情境)
Do you know Aron Ralston? Play a video about him climbing the mountain.三、自主探究,展示汇报(核心板:教师明确目标——学生自学——小组交流讨论——分组展示和汇报——强化训练)预习检测 翻译:
1.在字典中查找__________ 2.写下___________3.习惯于____________
4.冒险__________ 5.用尽__________ 6.切除___________7.离开__________ 8.掌管_________9.放弃_______ 10.因为_________11.对„感兴趣_________ 12.继续爬山_________13.太多血_________14.丢掉性命_________
15.在2003年4月26日________________16.在非常危险的情况下______________ 自主、合作、探究 Task1.1.小组合作讨论2a中的问题; 2.根据以下提示完成2b的阅读
读前.:根据题目、问题及图片所给信息猜测阅读大概内容。读中:a.泛读,迅速阅读并找出文中的生词,然后在词典中查找并写出它们的意思。b.精读,标出不理解的短语及句子。
读后:自主完成2c,2d和2e后小组合作核查答案。Task 2.探究知识点
1.As a mountain climber, Aron is used to taking risk.1)is used to意为“”,其中to为介词,其后接名词或动名词短语 他已习惯于早起。2)to为动词不定式,其后接动词原形 我过去常常骑自行车上学。He didn’He didn’
The poor are very wonderful people.One evening my sisters and I went out and picked up four people from the street.One of them 16 a most terrible condition.I told my sisters,“You 17 the other three.I take care of this one who looks 18 .”So I did for her all that my love can do.I 19 her in bed,and there was such a beautiful smile on her face.She took hold of my hand as she 20 “Thank you” and then she died.I could not help but examined my heart before her.I asked myself 21 would say if I Was in her place.My answer was very simple.I would say I was hungry,cold,homeless,and I was dying,or something else,but she gave me her 22 love.Then she died with a smile on her face. I am going to try to make a home for many people who have no home.Because I believe that love begins at home,and if we can create a home for the poor,I think that 23 love will spread.Through this love we will be able to bring peace to the poor。So let us always meet 24 with a smile,for the smile is the 25 of love,and once we begin to love each other naturally,we will do something for others.
()16.A.were inB.was inC.were withD.was with()17.A.look forB.care aboutC.catch up withD.care for()18.A.worseB.strongerC.betterD.healthier()19.A.gaveB.threwC.putD.pushed()20.A.spokeB.toldC.saidD.shouted()21.A.whichB.whatC.whenD.how
()22.A.gratefulB.carefulC.hopefulD.powerful()23.A.less and lessB.little and littleC.more and moreD.fewer and fewer
()24.A.the others B.the otherC.anotherD.each other()25.A.beginB.beginningC.endD.ending
五、板书设计:
篇13:八年级下册英语第一单元预习资料
一、教材分析
(一) 教材结构分析
小学英语新课标强调, 以“贴近生活”为基础, 以“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为动力, 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语言能力”为突破点。本节课的教学正是这种指导思想的具体体现。本节课是《小学英语》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一课第一课时。这一单元的课题是《Shopping》, 根据课题可以明确本单元的核心教学内容是“购物”。通过分析教材, 我设立本单元的学习总目标是使学生能运用英语说出一些生活中常用的物品名称, 能表述如何在商店中购物, 能读懂商品价格, 并将商品价格转化为文字信息, 能制作简单的购物单。本单元共四课, 第一课共三个环节, 分别是Look and listen, Listen and learn, Work with your friend。第一课创设一个商店购物的语境, 使学生能听懂对话, 读懂并会表述商品价格, 能进行购物活动的交流, 能表演课文内容。其中第一环节Look and listen是利用图片展现一个商店购物语境, 学生通过看图, 听对话, 在语言和图片之间建立起意义联系, 从而了解对话所表达的意义, 再通过角色表演巩固所学语言, 扩展对话内容。
(二) 教学目标分析
新课标强调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角度的有机结合。在这种教学理念的指导下, 结合对小学高年级学生心理特点、认知规律以及小学英语学科特点、课本的教材结构的分析, 我设计了以下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1) 能听懂、会说本篇对话;
(2) 能听懂、会说新单词:Walkman、brand、prefer、hundred、test.
(3) 能运用“What can I do for you?”、“Which…do you prefer, A or B….?I prefer…”进行口语交际。
2、能力目标:
通过分组练习和角色表演练习, 发挥学生的想象力, 使学生能进行小组合作, 增强其参与意识、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 培养其团结协作能力及初步运用英语进行交流的能力。
3、情感目标:
通过活动和游戏, 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树立学生学好英语的自信心。
(三) 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1、重点:听懂对话, 能通过角色表演扩展对话内容。
2、难点:学生运用“Which…do you prefer, A or B…?I prefer…”进行口语交际;百位数英语的拼读。
二、教法和学法指导
(一) 依据
我面对的学生是11—12周岁的学生。处在这一年龄段的学生, 好奇心强, 形象思维占优势, 抽象思维处于初级发展阶段。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 依据英语教学直观性、兴趣性、活动性和主体性原则, 这节课我将通过看、听、说、演、练、唱等一系列教学活动, 采用多媒体、磁带、图片、实物、模型等教具教学, 充分调动学生眼、耳、口、手、脑等多种器官, 让学生在直观的教学情境中主动地愉快地学习, 完成预期的教学任务。
(二) 使用的教法和学法指导
1、教法。
主要采用情景教学法、愉快教学法、演示法、讲解法、谈话法等教学方法, 既面向全体学生, 又注重因材施教。借助一些直观教具, 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 帮助他们对知识的理解。让学生在创设的情景中学习, 通过倾听、观察、比较、讨论、积极与他人合作, 共同完成学习任务。这样既有助于学生掌握知识、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其团结协作能力, 让学生在“乐中学”, 又在“学中乐”。
2、学法指导。
在教学中, 我将指导学生使用观察法、讨论法、模仿练习法、游戏法、小组合作法等学习方法, 让学生理解对话, 巩固所学语言, 扩展对话内容。培养学生敢于开口, 积极实践的良好学习习惯。
三、教学程序和教学效果
(一) 组织教学, 创设氛围
演唱上单元所教的英文歌曲:“Months and Seasons”。 (既复习了旧知, 又营造出一种宽松愉悦的教学气氛, 使学生在唱唱做做中迅速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
(二) 复习旧知, 做好铺垫
提问:“When is the Spring Festival?/When is your birthday?/What’s the date today?” (既复习巩固了旧知识, 又为新知识的学习埋下了伏笔。)
(三) 创设情景, 导入新课
创设情境:今天是何平的生日, 妈妈和她一起去商店购买生日礼品, 并与售货员展开交谈。引出课题:Shopping。 (由于情境贴近生活, 学生感到亲切自然, 激发了学习兴趣。)
(四) 结合生活, 学习新知。多种形式, 练习巩固
1、多媒体展示图片 (何平和妈妈走进一家商店, 与售货员进行交谈) , 引导学生观察图片。
提问:“她们会说些什么呢?”“她们的对话如何用英语表达?” (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又设置了悬念, 调动了学生的好奇心, 激发了他们的学习欲望。)
2、播放磁带中的前四句对话, 并用多媒体展示出来。
先学习几个生词:walkman、brand、prefer。只需听懂、学会发音和理解含义, 下一课时将专门学习。 (主次分明, 着重听说能力的培养。)
3、在教师引导下, 让学生听懂每句话的意思。
这里, 可用苏格拉底法让学生自己得出正确结论。 (充分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 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活动)
4、重点学习句型“Which…
do you prefer, A or B….?I prefer…”。多媒体演示各种实物:水果、玩具、文具, 让学生练习说“你更喜欢什么?” (利用直观教具, 通过替换练习, 突破了教学难点。)
5、采用多种形式, 让学生通过自读, 互读, 指名读, 开火车读, 分小组读, 角色扮演读等多种多样的形式来练习对话。
(在使学生知识得到巩固的同时, 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能力, 更创造出一种和谐、融洽的教学气氛, 使学生保持振奋、饱满的学习情绪, 提高了合作意识, 培养了团结协作能力。)
6、采用同样的方式学习后四句对话。
展示图片, 听磁带, 多媒体展示对话, 学习生词“test、hundred”、理解句子含义, 多种形式练习巩固。
(五) 角色游戏, 巩固知识。运用句型, 扩展对话
把全班学生分成五个组, 即五个“商店”, 每组由一名学生当售货员, 其它学生充当顾客。顾客可以到任何一家“商店”“购买”自己喜欢的物品。教师到各组去指导, 同时教师也当顾客, 购买物品。 (通过分组的角色游戏, 学生所学语言在运用中得到了巩固和扩展, 听说能力得到了锻炼, 每个学生的创造个性得到了展现, 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增强他们学好英语的信心。小组分工合作, 增强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 培养了他们团结协作能力。)
四、教学反思
篇14:八年级下册英语第一单元预习资料
[关键词]读写结合写作目标课文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6)340011
语文教学历来重视阅读与写作的结合。“但现在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的隔离是一个不争的事实。”那么,怎样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写作意识和写作能力呢?
“写和读密切相关。它们各自的过程并非孤立地发生发展,而是互相作用、互相转移的。”我们的教材虽然把阅读和写作分开,但它们实际是紧密连结的,有着共同的过程。“提高写作能力,必须以学习阅读为手段来达到这一目的。”阅读是写作的基础,我们完全可以利用阅读教材来指导学生写作。
以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为例,笔者在学期初就思考着如何构架课文阅读教学和单元写作目标之间的联系,在备课过程中心中始终牵挂着单元写作目标这个“纲”,在具体的教学中适时调整自己阅读教学的步骤及相关内容。以下便是笔者践行读写结合,将单元写作指导与阅读教学结合起来的几个方法。
一、水到渠成,课后归纳总结写作方法
当写作目标与该单元课文的教学目标有一致之处的时候,教师可以在课文阅读教学结束后来个“顺水推舟”,水到渠成地将其作为写作方法传授给学生。
比如,第一单元的写作目标——记叙的线索。它包括以下内容:
1.记叙文要有一条贯穿全文的线索。
2.记叙的线索可以是人物、事件、一个具体的事物、情感的发展变化等。
3.写作时可以设计明、暗两条线索。
4.记叙的线索应该隐含在文章中,与文章内容吻合。
其中第三点提到记叙线索可以设计明、暗两条线索,这也是该单元第一课《藤野先生》的一个重要的写作特点。《藤野先生》的叙事线索有两条,一条是明线——作者与藤野先生的交往(交往的缘起、交往的经过与别后的怀念);另一条是暗线——作者的思想感情的变化。作为教学重点,教师在讲授课文内容时已经讲解清楚了,那么在总结课文内容时,就可把它作为写作方法直接传授给学生。等进入单元写作训练时,学生对这一方法也就驾轻就熟了。
二、移花接木,将单元写作目标渗透到阅读教学中
有些单元写作目标可能不是课文阅读教学的重点,但它与课文内容又有一定内在的联系。这时需要教师在课文阅读教学过程中给予“植入”,也就是将写作训练目标部分迁移到课文阅读教学中。
如第六单元的写作目标——学写游记。具体要求是:
1.写游记要写清楚游览的经过,以游踪为线索。
2.在写景时,可以移步换景,也可以定点观察。
3.游记要注意详略得当,同时还要融入自己独特的感受。
4.还可以适当介绍与游览地相关的知识。
该单元的四篇文言文以游记为主,但很难说以上四点是它们阅读教学的重点。毕竟又是文言文,教师在教学中可能很容易忽略其写作方法的指导,那么就可能错失很好的阅读和写作教学结合的良机。
因为有了单元写作目标这个“纲”,所以笔者从一开始备课的时候,就在寻找它与阅读教学之间的契合点,最后发现完全可行。就单元写作目标的第一点而言,要写清楚游览的经过,以游踪为线索。柳宗元写《小石潭记》是按一定的游览顺序的:“从小丘西行……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潭中鱼……潭西南而望……坐潭上……”其中既有移步换景也有定点观察。教师可以边讲授课文内容,边补充说明这便是游记的写法之一——交代清楚游览的经过。这样,学生容易接受,单元写作目标也迎刃而解了。
再举写作目标的第三点来讲,游记要注意详略得当,同时还要融入自己独特的感受。我们可以举《满井游记》为例,课文对满井初春的景色进行了细致描写,尤其是山光水色,最后作者用一句“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画龙点睛地表明了自己對初春景色的喜爱。如果仅仅依据教参的要求,只要解释清楚这议论语句的内在含义即可。但如果教师能把其作为游记的写法之一传授给学生,这既是对教学内容的补充,又部分完成了单元写作目标,何乐而不为呢?
可见,只要教师心中有写作教学这根弦,并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适时将单元写作目标这朵“花”移植到课文阅读教学这棵“树”上,那么植根于课文阅读教学的写作指导必将“盛放”。
三、深入挖掘、提炼、归纳和总结
教材编者在每个单元的写作训练里都附上了“写作导引”,它一方面简要介绍单元写作的要求,另一方面还结合具体的课文篇章加以举例分析。这样理论和实践结合,学生的确容易理解和体会。但仔细研究:“写作导引”里所举的课文实例是有限的,有些甚至是“过时”的。那么,是否可以引用单元课文内容来作为写作指导的实例呢?回答是肯定的。
以第四单元为例,其写作目标是:记叙中的描写和抒情。具体要求为两方面:其一,写记叙文时,往往要在一些重要的地方加入适当的描写。描写能让文章更加具体、生动,人物形象更加丰满、鲜明,还可以突出重点和中心。其二,在记叙文中适当加入抒情,能使作者的情感得到更充分的表达,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为了说明描写的作用,教材以冯骥才的《泥人张》(第四单元)为例,即作者通过对“海张五”的外貌、神态和动作的描写,塑造了一个专横跋扈、目中无人的恶霸形象。对于抒情的作用,编者以朱自清的《背影》(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为例,文中几句简短的抒情,道出了作者的追悔、思念,及内心的五味杂陈……
如果教师仅是把这两个案例和学生交流或解读一遍,学生对写作要求的理解很难说是深刻的。其实,我们阅读教学的课文资源既丰富又鲜活。
就这个单元而言,教师可以举的课文实例是不少的。《云南的歌会》中作者描绘了山野对歌、山路漫歌、村寨传歌的情景,三个场合分别侧重于人物、环境和场面的描写,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对自然、对人、对艺术的欣赏和赞美,其中对人物(年轻女子)的描写是以工笔描绘为主,刻画细腻真实。
还有《端午的鸭蛋》中的“筷子头一扎下去,吱——红油就冒出来了”这句,一个简单的动作细节描写就把吃鸭蛋的动感和快感绘声绘色地表现出来。“曾经沧海难为水,他乡咸鸭蛋,我实在瞧不上”语言诙谐幽默,流露出对家乡由衷的热爱和自豪。而《春酒》中描写和抒情的语句更是俯拾皆是。结尾“一句话提醒了我,究竟不是道地家乡味啊。可是叫我到哪儿去找真正的家醅呢?”抒发了浓浓的思乡之情……
可见,这些记叙类文章中描写和抒情的手法都运用得十分巧妙。教师可采用串讲的方式,将其写法加以提炼、归纳,经整合后传授给学生。比如,以《云南的歌会》《端午的鸭蛋》《春酒》中有关描写的语段为例,告诉学生记叙文中描写所起到的作用,也可以举《端午的鸭蛋》《春酒》等中有关抒情的语段,和学生阐述记叙文中抒情的意义所在。这不仅能加深学生对写作技法的认识,而且也是对文本的又一次解读,可谓一举两得。
综上所述,我们的语文教材在与时俱进,无论是作为阅读教学的课文篇目,还是单元写作设计都在改变,日趋完善。而将阅读教学与写作指导有机结合起来也必然是一种趋势。针对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材,笔者先摸透每个单元的写作训练要求,再将单元写作目标分散、渗透到单元课文阅读教学中,或是根据单元写作目标的要求,对单元课文的相关写法做提炼和整合。这样的过程算是读写结合的一个有益尝试吧。
[参考文献]
[1]黄厚江.你也可以这样教写作[M].苏州: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2015.
[2]朱绍禹.中学语文教学法[M].北京:中华书局,2015.
由小编月野氿桃整理的文章八年级下册英语第一单元预习资料(精选14篇)分享结束了,希望给你学习生活工作带来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