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数学上册小论文(精选8篇)
篇1:初一数学上册小论文
初一数学上册小论文
关于“0”
0,可以说是人类最早接触的数了。我们祖先开始只认识没有和有,其中的没有便是0了,那么0是不是没有呢?记得小学里老师曾经说过“任何数减去它本身即等于0,0就表示没有数量。”这样说显然是不正确的。我们都知道,温度计上的0摄氏度表示水的冰点(即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的冰水混合物的温度),其中的0便是水的固态和液态的区分点。而且在汉字里,0作为零表示的意思就更多了,如:1)零碎;小数目的。2)不够一定单位的数量……至此,我们知道了“没有数量是0,但0不仅仅表示没有数量,还表示固态和液态水的区分点等等。”
“任何数除以0即为没有意义。”这是小学至中学老师仍在说的一句关于0的“定论”,当时的除法(小学时)就是将一份分成若干份,求每份有多少。一个整体无法分成0份,即“没有意义”。后来我才了解到a/0中的0可以表示以零为极限的变量(一个变量在变化过程中其绝对值永远小于任意小的已定正数),应等于无穷大(一个变量在变化过程中其绝对值永远大于任意大的已定正数)。从中得到关于0的又一个定理“以零为极限的变量,叫做无穷小”。
“105、203房间、2003年”中,虽都有0的出现,粗“看”差不多;彼此意思却不同。105、2003年中的0指数的空位,不可删去。203房间中的0是分隔“楼(2)”与“房门号(3)”的(即表示二楼八号房),可删去。0还表示……
爱因斯坦曾说:“要探究一个人或者一切生物存在的意义和目的,宏观上看来,我始终认为是荒唐的。”我想研究一切“存在”的数字,不如先了解0这个“不存在”的数,不至于成为爱因斯坦说的“荒唐”的人。作为一个中学生,我的能力毕竟是有限的,对0的认识还不够透彻,今后望(包括行动)能在“知识的海洋”中发现“我的新大陆”。
生活中的数学
有一个谜语:有一样东西,看不见、摸不着,但它却无处不在,请问它是什么?谜底是:空气。而数学,也像空气一样,看不见,摸不着,但它却时时刻刻存在于我们身边。奇妙的“黄金数”
取一条线段,在线段上找到一个点,使这个点将线段分成一长一短两部分,而长段与短段的比恰好等于整段与长段的比,这个点就是这条线段的黄金分割点。这个比值为:1:0.618…而0.618…这个数就被叫作“黄金数”。
有趣的事,这个数在生活中随处可见:人的肚脐是人体总长的黄金分割点;有些植物茎上相邻的两片叶子的夹角恰好是把圆周分成1:0.618…的两条半径的夹角。据研究发现,这种角度对植物通风和采光效果最佳。
建筑师们对数0.618…特别偏爱,无论是古埃及的金字塔,还是巴黎圣母院,或是近代的埃菲尔铁塔,都少不了0.618…这个数。人们还发现,一些名画,雕塑,摄影的主体大都在画面的0.618…处。音乐家们则认为将琴马放在琴弦的0.618…处会使琴声更柔和甜美。
数0.618…还使优选法成为可能。优选法是一种求最优化问题的方法。如在炼钢时需要加入某种化学元素来增加钢材的强度,假设已知在每吨钢中需加某化学元素的量在1000—2000克之间。为了求得最恰当的加入量,通常是取区间的中点进行试验,然后将实验结果分别与1000克与2000克时的实验结果作比较,从中选取强度较高的两点作为新的区间,再取新区间的中点做实验,直到得到最理想的效果为止。但这种方法效率不高,如果将试验点取在区间的0.618处,效率将大大提高,这种方法被称作“0.618法”,实践证明,对于一个因素的问题,用“0.618法”做16次试验,就可以达到前一种方法做2500次试验的效果!
“黄金数”在生活中竟有如此多的实例和运用。或许,在它的身上,还有更多的奥秘,等待我们去探寻,使它能更好地为我们服务,为我们解决更多问题。
美妙的轴对称
如果在一个图形上能找到一条直线,将这个图形沿着条直线对这可以使两边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就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
如果仔细观察,可以发现飞机是一个标准的轴对称物体,俯视看,它的机翼、机身、机尾都呈左右对称。轴对称使它飞行起来更平稳,如果飞机没有轴对称,那飞行起来就会东倒西歪,那时,还有谁愿意乘飞机呢?
再仔细观察,不难发现有许多艺术品也成轴对称。举个最简单的例子:桥。它算是生活中最常见的艺术品了(应该算艺术品吧),就拿金华的桥来说:通济桥、金虹桥、双龙大桥、河磐桥。个个都呈轴对称。中国的古代建筑就更明显了,古代宫殿,基本上都呈轴对称。再说个有名的:北京城的布局。这可是最典型的轴对称布局了。它以故宫、天安门、人民英雄纪念碑、前门为中轴线成左右对称。将轴对称用在艺术上,能使艺术品看上去更优美。轴对称还是一种生物现象:人的耳、眼、四肢、都是对称生长的。耳的轴对称,使我们听到的声音具有强烈的立体感,还可以确定声源的位置;而眼的对称,可以使我们看物体更准确。可见我们的生活离不开轴对称。
篇2:初一数学上册小论文
什么是数学?百科全书上是这么定义的,数学是研究数量、结构、变化以及空间模型等概念的一门学科。透过抽象化和逻辑推理的使用,由计数、计算、量度和对物体形状及运动的观察中产生。可能你仍然不明白何为数学。通俗的说,数学就是一门关于计算的课程。
那么,数学到底体现在哪里呢?事实上,我们的生活中,数学无处不在。精密的数学竟然能跟拿袜子扯上边。关于拿多少只袜子能配成对的问题,答案并非两只。我敢担保在冬季黑蒙蒙的早上,如果我从装着黑色和蓝色袜子的抽屉里拿出两只,它们肯定无法配成一对。但是如果我从抽屉里拿出3只袜子,我敢说肯定会有一双颜色是一样的。不管成对的那双袜子是黑色还是蓝色,最终都会有一双颜色一样。当然只有当袜子是两种颜色时,这种情况才成立。如果抽屉里有3种颜色的袜子,例如蓝色、黑色和白色,你要想拿出一双颜色一样的,则至少要取出4只袜子。如果抽屉里有10种不同颜色的袜子,你就必须拿出11只。根据上述情况总结出来的数学规则是:如果你有N种类型的袜子,你必须取出N+1只,才能确保有一双完全一样。
说完拿袜子,让我们讨论一下燃烧绳子的方法。一根绳子,从一端开始燃烧,烧完需要1小时。现在你需要在不看表的情况下,仅借助这根绳子和一盒火柴测量出半小时的时间。你可能认为这很容易,你只要在绳子中间做个标记,然后测量出这根绳子燃烧完一半所用的时间就行了。然而不幸的是,这根绳子并不均匀,有些地方比较粗,有些地方却很细,因此这根绳子不同地方的燃烧率不同。也许其中一半绳子燃烧完仅需5分钟,而另一半燃烧完却需要55分钟。面对这种情况,似乎想利用上面的绳子准确测出30分钟时间根本不可能,但是事实并非如此,大家可以利用一种创新方法解决上述问题,这种方法是同时从绳子两头点火。绳子燃烧完所用的时间一定是30分钟。
同样类似的问题还有火车相向而行问题。两列火车沿相同轨道相向而行,每列火车的时速都是50英里。两车相距100英里时,一只苍蝇以每小时60英里的速度从火车A开始向火车B方向飞行。它与火车B相遇后,马上掉头向火车A飞行,如此反复,直到两列火车相撞在一起,把这只苍蝇压得粉碎。苍蝇在被压碎前一共飞行了多远?我们知道两车相距100英里,每列车的时速都是50英里。这说明每列车行驶50英里,即一小时后两车相撞。在火车出发到相撞的这一小时,苍蝇一直以每小时60英里的速度飞行,因此在两车相撞时,苍蝇飞行了60英里。不管苍蝇是沿直线飞行,还是沿“Z”形线路飞行,或者在空中翻滚着飞行,其结果都一样。
日常生活中,你一定投掷过硬币。可是,你知道吗,掷硬币并非最公平的。人们认为这种方法对当事人双方都很公平。因为他们认为钱币落下后正面朝上和反面朝上的概率都一样,都是50%。但是有趣的是,这种非常受欢迎的想法并不正确。首先,虽然硬币落地时立在地上的可能性非常小,但是这种可能性是存在的。其次,即使我们排除了这种很小的可能性,测试结果也显示,如果你按常规方法抛硬币,即用大拇指轻弹,开始抛时硬币朝上的一面在落地时仍朝上的可能性大约是51%。之所以会发生上述情况,是因为在用大拇指轻弹时,有些时候钱币不会发生翻转,它只会像一个颤抖的飞碟那样上升,然后下降。如果下次你要选择,你应该先看一看哪面朝上,这样你猜对的概率要高一些。但是如果那个人是握起钱币,又把拳头调了一个个儿,那么,你就应该选择与开始时相反的.一面。
总之,数学在生活中无处不在。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生活中处处藏着数学的奥妙,我曾看见过这样的一个报道:一个教授问一群外国学生:“12点到1点之间,分针和时针会重合几次?”那些学生都从手腕上拿下手表,开始拨表针;而这位教授在给中国学生讲到同样一个问题时,学生们就会套用数学公式来计算。评论说,由此可见,中国学生的数学知识都是从书本上搬到脑子中,不能灵活
运用,很少想到在实际生活中学习、掌握数学知识。从这以后,我开始有意识的把数学和日常生活联系起来。有一次,妈妈烙饼,锅里能放两张饼。我就想,这不是一个数学问题吗?烙一张饼用两分钟,烙正、反面各用一分钟,锅里最多同时放两张饼,那么烙三张饼最多用几分钟呢?我想了想,得出结论:要用3分钟:先把第一、第二张饼同时放进锅内,1分钟后,取出第二张饼,放入第三张饼,把第一张饼翻面;再烙1分钟,这样第一张饼就好了,取出来。然后放第二张饼的反面,同时把第三张饼翻过来,这样3分钟就全部搞定。我把这个想法告诉了妈妈,她说,实际上不会这么巧,总得有一些误差,不过算法是正确的。看来,我们必须学以致用,才能更好的让数学服务于我们的生活。
数学就应该在生活中学习。有人说,现在书本上的知识都和实际联系不大。这说明他们的知识迁移能力还没有得到充分的锻炼。正因为学了不能够很好的理解、运用于日常生活中,才使得很多人对数学不重视。希望同学们到生活中学数学,在生活中用数学,数学与生活密不可分,学深了,学透了,自然会发现,其实数学很有用处。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比如说抽屉原理,“任意367个人中,必有生日相同的人。”“从任意5双手套中任取6只,其中至少有2只恰为一双手套。”“从数1,2,...,10中任取6个数,其中至少有2个数为奇偶性不同。”......
大家都会认为上面所述结论是正确的。这些结论是依据什么原理得出的呢?这个原理叫做抽屉原理。它的内容可以用形象的语言表述为:
“把m个东西任意分放进n个空抽屉里(m>n),那么一定有一个抽屉中放进了至少2个东西。”
在上面的第一个结论中,由于一年最多有366天,因此在367人中至少有2人出生在同月同日。这相当于把367个东西放入366个抽屉,至少有2个东西在同一抽屉里。在第二个结论中,不妨想象将5双手套分别编号,即号码为1,2,...,5的手套各有两只,同号的两只是一双。任取6只手套,它们的编号至多有5种,因此其中至少有两只的号码相同。这相当于把6个东西放入5个抽屉,至少有2个东西在同一抽屉里。
抽屉原理的一种更一般的表述为:
“把多于kn个东西任意分放进n个空抽屉(k是正整数),那么一定有一个抽屉中放进了至少k+1个东西。”
利用上述原理容易证明:“任意7个整数中,至少有3个数的两两之差是3的倍数。”因为任一整数除以3时余数只有0、1、2三种可能,所以7个整数中至少有3个数除以3所得余数相同,即它们两两之差是3的倍数。
如果问题所讨论的对象有无限多个,抽屉原理还有另一种表述:
“把无限多个东西任意分放进n个空抽屉(n是自然数),那么一定有一个抽屉中放进了无限多个东西。”
抽屉原理的内容简明朴素,易于接受,它在数学问题中有重要的作用。许多有关存在性的证明都可用它来解决。
1958年6/7月号的《美国数学月刊》上有这样一道题目:
“证明在任意6个人的集会上,或者有3个人以前彼此相识,或者有三个人以前彼此不相识。”
这个问题可以用如下方法简单明了地证出:
在平面上用6个点A、B、C、D、E、F分别代表参加集会的任意6个人。如果两人以前彼此认识,那么就在代表他们的两点间连成一条红线;否则连一条蓝线。考虑A点与其余各点间的5条连线AB,AC,...,AF,它们的颜色不超过2种。根据抽屉原理可知其中至少有3条连线同色,不妨设AB,AC,AD同为红色。如果BC,BD,CD3条连线中有一条(不妨设为BC)也为红色,那么三角形ABC即一个红色三角形,A、B、C代表的3个人以前彼此相
识:如果BC、BD、CD3条连线全为蓝色,那么三角形BCD即一个蓝色三角形,B、C、D代表的3个人以前彼此不相识。不论哪种情形发生,都符合问题的结论。
六人集会问题是组合数学中著名的拉姆塞定理的一个最简单的特例,这个简单问题的证明思想可用来得出另外一些深入的结论。这些结论构成了组合数学中的重要内容-----拉姆塞理论。从六人集会问题的证明中,我们又一次看到了抽屉原理的应用。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比如说一元一次方程,通常形式是kx+b=0(k,b为常数,且k≠0)。一元一次方程属于整式方程,即方程两边都是整式。一元指方程仅含有一个未知数,一次指未知数的次数为1,且未知数的系数不为0。我们将ax+b=0(其中x是未知数,a、b是已知数,并且a≠0)叫一元一次方程的标准形式。这里a是未知数的系数,b是常数,x的次数是1。ax=b
1,当a≠0,b=0时,方程有唯一解,x=0;
2,当a≠0,b≠0时,方程有唯一解,x=b/a。
3,当a=0,b=0时,方程有无数解
4,当a=0,b≠0时,方程无解
例:(3x+1)/2-2=(3x-2)/10-(2x+3)/5
5(3x+1)-10×2=(3x-2)-2(2x+3)
15x+5-20=3x-2-4x-6
15x-3x+4x=-2-6-5+20
合并同类项!!!!!!!
16x=7
x=7/16
示例:小明把压岁钱按定期一年存入银行。当时一年期定期存款的年利率为1.98%,利息税的税率为20%。到期支取时,扣除利息税后小明实得本利和为507.92元。问小明存入银行的压岁钱有多少元?解:设小明存入银行的压岁钱有x元,则到期支取时,利息为1.98%x元,应缴利息税为
1.98%x×20%=0.00396x元,
x+0.0198x-0.00396x=507.92
1.01584x=507.92
∴x=500
答:小明存入银行的压岁钱有500元。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还有统计图:第五次人口普查。
篇3:初一上册重点回顾
1. 时间表达法
时间表达有两种:
1.一种是顺读法, 按“钟点数+分钟数”的顺序直接读出。如:
four thirty-five 4点35分nine fifty-eight 9点58分
2.二是逆读法, 按“分钟数+to/past+钟点数”的顺序读出。
当分钟数不超过30 时, 用“分钟数+past+ 钟点数”表示“几点几分”。
当分钟数超过30 时, 用“分钟数+to+ 钟点数”表示, 其中分钟数为60 减去原分钟数, 钟点数为下一个钟点数, 表示“差几分几点”。如:
twenty-five past ten 10点25分six to seven 7点差6分
其他还需注意:
⑴ 15 分钟用a quarter, 30 分钟用half表示;
⑵询问时间用“What time is it?”或“What’s the time?”, 回答时用“It’s…”;
⑶若是整点, 可以在时间后面加上o’clock;
⑷表示“在几点钟”用介词at, 表示“大约在几点钟”用“at about/around…”;
⑸am, pm置于表示时间的数字之后, 通常小写。如:
10 am 上午10点5 pm 下午5点
2.do的用法
1.do用作实义动词, 也叫行为动词, 意思是“做;干;行动”等。如:
Can I do anything for you?我能帮上你什么忙吗?
但主语为第三人称单数时, do要改为does (即动词的第三人称单数形式) 。如:
Tom often does housework with his mother. 汤姆常和他妈妈一起做家务。
2.do用作助动词, 在一般现在时中, 在动词原形前加上don’t (主语为第三人称单数加doesn’t) , 谓语动词改为原形, 构成否定句;在主语前加上Do (主语为第三人称单数加Does) , 谓语动词改为原形, 构成一般疑问句。如:
He doesn’t do his homework today.他今天不做作业。
Do you want to go to the cinema?你想去看电影吗?
※do作为助动词, 常用来构成否定祈使句, 即在祈使句的动词原形前加上Don’t。如:
Don’t read in the sun.不要在阳光下看书。
3.名词所有格
1. 在英语中, 有些名词可以加“’s”来表示所有关系, 带这种词尾的名词称为名词所有格。一般地, 单数名词词尾加“’s”, 复数名词词尾如没有s也加“’s”, 如有s则只加“’”。
如:Jim’s吉姆的children’s孩子们的
※表示几人共有的一样东西, 只需在最后一个人的名词后加“’s”。
如:Li Ming and Li Hua’s father李明和李华的父亲
2. 还有一类就是“名词+of+ 名词”形式。如果名词是有生命的, 我们用“’s”结构来表示所属关系。有些名词是无生命的, 一般就用“名词+of+ 名词”结构来表示所属关系。如:
a photo of my family我家人的一张照片
4.冠词
冠词分为不定冠词和定冠词两种。
1.不定冠词是a和an:
a用于辅音音素开头的单词前, 如a bike, a computer, a map等。
an用于元音音素开头的单词前, 如an apple, an English teacher, an old woman等。
2.定冠词the用在名词前, 表示特指。如:
The book is mine.这本书是我的。
The movies are very boring. 这些电影都很乏味。
注意:我们接触到的一日三餐名称前、球类名词前都不用冠词the, 但是乐器名称前要加the。如:
have breakfast/lunch/supper吃早饭 (午饭、晚饭)
play volleyball打排球
play the piano弹钢琴
二、情景交际再现
1. 介绍认识
⑴ This is… 常用来介绍人或物, 表示“这是……”, 其复数形式为These are…;表示“那是……”用That is…, 复数形式为Those are…
⑵英美人自我介绍时很直率, 简洁明了, 一般用My name is…或I’m…就可以了。
【表达台】
1.This is my sister. 这是我的妹妹。
2.These are his brothers.这些是他的哥哥。
3.—Is that your sister?那是你的姐姐吗?
—No, it isn’t.It’s my aunt.不, 不是。是我的姑姑。
2.提建议
祈使句常用来表示说话人的建议、请求、命令等, 常用句型为:Let’s+ 动词原形。肯定回答一般用:All right./OK./Good idea. 否定回答用:Sorry, but.../No, thanks. 等。
【表达台】
Let’s play ping-pong.让我们打乒乓球吧。
3.谈论喜好
⑴询问“喜欢某人或某物”常用Do/Does…like sb/sth, 在句尾常用a little /very much/a lot等来表示喜欢的程度;表达不喜欢某人或某物时, 则用Sb don’t/doesn’t like…
⑵ What’s your favorite… 也是谈论喜好的常用句型, 意思是“你最喜欢的……是什么?”其句型可转化为“What…do you like best?”如:
What’s your favorite sport? (=What sport do you like best?) 你最喜欢什么运动?
【表达台】
1.Do you like watching TV? 你喜欢看电视吗?
2.—What’s your favorite subject?你最喜爱的科目是什么?
—My favorite subject is science.我最喜爱的科目是科学。
3.—Why does she like P.E.?她为什么喜爱体育?
—Because it’s exciting.因为它令人兴奋。
4. 购物用语
⑴ Can I help you? 是服务行业的工作人员招待顾客, 提供帮助的客气用语。除此以外, 还可说May I help you? /What can I do for you? 等以表示客气和礼貌。回答时, 一般说I’d like…/I want… 等。
⑵当你认定商品合适, 决定购买时, 口语中常用take, have或get来代替buy。
【表达台】
1.Can I help you? 您想买什么?
2.How much are these pants?这些裤子多少钱?
3.I’ll take it.我要把它买下。
5. 日期常谈
⑴英美人见面时常以天气、时间为话题进行交谈。
⑵询问日期的表达方式除了What’s the date today? 还可说What date is it today? 在询问日期的应答语中, “几月几日”中的“几日”一定要用序数词来表达。
【表达台】
1.—When is your birthday? 你的生日是什么时候?
—My birthday is October tenth.我的生日是10月10日。
2.—What’s the date today?今天是几月几号?
—It’s October 24th.是10月24日。
3.—When is the basketball game?篮球比赛是什么时候?
—It’s October 3rd.10月3日。
6. 表达意愿
用want表示意愿, 其句型为:⑴want+名词/代词;⑵want to do sth (想要做某事) ;⑶ want sb to do sth (想要某人做某事) 。
【表达台】
1.—Do you want to go to a movie?你想去看电影吗?
—Yes, I do.I want to see a comedy.是的, 我想看喜剧片。
2.—What kind of movies do you like?你喜欢哪种电影?
—I like action movies.我喜欢动作片。
3.She hopes to be a film star when she grows up. 她希望长大后成为一名影星。
7. 谈论能力
⑴询问某人做某事的能力或请求对方做某事时, 均可使用Can sb do sth? 句式。其肯定回答用:Yes, sb can. 否定回答用:No, sb can’t.
⑵What can sb do?可直接询问“某人能做什么?”
【表达台】
1.—Can you swim?你会游泳吗?
—No, I can’t.不, 我不会。
2. Can you play it well? 你弹得好吗?
3.—Can you help kids with swimming?你能帮助孩子们学游泳吗?
—Yes, I can.是的, 我能。
三、训练基地
1. 语法训练
Ⅰ . 用适当的冠词填空 (不填的打/)
1.There is______“u”and______“r”in the word“hour”.
2.______MP4 on the desk is Emma’s.
3.There is______apple on______table.______apple is for you.
4.We have______lunch at twelve o’clock at______noon.
5.Sunday is______first day of______week.
Ⅱ.根据句意, 用所给词的适当形式填空
1.His sister usually______ (do) her homework in the evening.
2.______you______ (like) English very much?
3.What______your sister usually______ (do) after dinner?
4.Sandy with her brother______ (not like) to study at home.
5.What’s your______ (father) favorite color?
6. ______ (Jack and Jimmy) room is big and bright. They like it very much.
Ⅲ.根据句意用适当的介词填空
1.We watch TV______Sunday.
2.The pen is______the drawer, so you can’t find it.
3.What kind______movies do you like best?
4.She likes to watch sports news______TV.
5.There is a bird______the tree.
6. On weekends, I often stay ______ home.
7.Li Wei often helps her mother______the housework
8.Thanks______your help.
IV.单项选择
( ) 1. My sister usually plays ______ violin after ______ dinner.
A./;the B.the;/C.the;the D./;/
() 2.______mothers are both teachers.
A. Cindy’s and Ben B. Cindy and Ben
C.Cindy and Ben’s D.Cindy’s and Ben’s
() 3.There are two pictures______the wall.
A.on B.in C.at D.behind
() 4.—______he______listening to music?
—Yes, he ______.
A.Does;like;does B.Does;likes;likes
C.Does;likes;does D.Do;likes;does
() 5.—______does your brother go to school?
—At 7:00.
A.How B.What C.What time D.Where
() 6.______Miss Li______housework every afternoon?
A. Does; does B. Do; does C. Does; do D. Do; do
Keys:
Ⅰ . 1. a; an 2. The 3. an; the; The 4. /; / 5. the; a
Ⅱ . 1. does 2. Do; like 3. does; do 4. doesn’t like 5. father’s 6. Jack and Jimmy’s
Ⅲ.1.on 2.in 3.of 4.on 5.in 6.at 7.with 8.for
Ⅳ.1-6 BDAACC
2. 情景交际训练
根据对话内容, 从方框中选出恰当的选项完成对话 (其中有两项多余)
(一)
A:Hi, Lingling!What’s your favorite day?
B: (1) ______
A:Why do you like Tuesday?
B:B e c a u s e I l i k e sports and on Tuesday Ihave a P.E.class.
A: (2) ______
B:Mr Wang.He is very strict but fun.I likehim very much.
A: (3) ______
B:Yes, we do.I can play the piano. (4) ______
A:You are great. (5) ______
B:In December.
A:Oh, I see.
A.When is your art festival?
B.History.
C.Do you have an art festival at your school?
D.Tuesday.
E.And I’m in the art festival every year.
F.Where do you have the art festival?
G.Who is your P.E.teacher?
( 二)
A:Hi, Bob! (1) ______
B:I like action movies.
A:How about documentaries? (2) ______
B:No, I don’t.They are boring.
A: (3) ______
B:Jackie Chan.
A: Oh, a new movie is on now. (4) ______
B:Yes, I do. (5) ______
A:Rush Hour.
B: That’s great. Let’s see it this evening.
A.Do you want to see it?
B.Do you like them?
C.I also like documentaries.
D.What’s the name of the movie?
E.What kind of movies do you like?
F.Let’s meet at my home.
G.Who is your favorite actor?
Keys:
篇4:初一数学上册小论文
关键词: 初中英语 音标教学 汉字注音 音素 教拼法
【分类号】G623.31
音标是标注发音的系统,音标教学是学生学习英语的一块奠基石,是打开英语之门的一把金钥匙类似于汉语中的拼音,借助它可以将陌生的英语单词准确地读出来。学好音标,可以树立自信心,克服学习障碍。音标在英语中的作用类似于汉语拼音在汉语中的作用。学好音标,能够提升语音的准确性、语流语调的连贯性,会让人认为学生的英语水平很高,从而使学生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增强学习的自信心和主动性。熟练掌握音标及其拼读规律不仅可以保证单词能够读准确,更重要的是可以促进学生课前预习,增强自信心,激发其学习英语的兴趣。
音标在英语学习中如此之重要,可是谈到音标教学,很多教师在教学中却感到无从下手,只有在每单元学到语音板块时才带领学生认一认、读一读,也不加以铺垫或精心设计,单纯的音素认读记忆和反复拼读练习是非常乏味的,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不到提高。随着时间的推移,音素量的增多加之教师没有科学有趣的教学设计,学生对音标的音形都很难掌握,就更谈不上熟练运用,只能靠模仿教师或录音带死学硬记,有些字母容易读错教师纠正起来比较困难。为了学好音标,我有以下几点思考:
1.转变教学观念,提高教师自身业务素养。
教师是学生学习人门的领路人,教师观念的影响是巨大的,某种意义上来说会决定学生今后学习的观念和方向,因此,教师要认识到音标教学的重要性。“磨刀不误砍柴工”,一定要把音标生动细致的教授给学生。
2.分类学习,手动嘴练。
48 个音标分为元音和辅音两大类。元音又分单元音和双元音,双元音是可以由第一个单元音向第二个单元音“滑”过去的,边读边让学生做圆弧状的手势来帮助他们感觉是怎么“滑”的。在读辅音时,可以让学生把手放到声带处,通过感觉声带是否振动来区分清辅音和浊辅音。在读三个鼻音时,我们可以通过手来模拟舌头在嘴里的位置,帮助学生发音。
3.集中教学国际音标中与汉语拼音相似读音的音素。教师在认读的基础上应进一步加强对字母听说读写的训练。教师在复习字母时结合单词教读几个辅音,如bptd,在平时的课中通过制作教学卡片将所学的辅音与元音进行组合,引导学生自己拼出读音,等学生读一 个 单词教师说一个词的意思,这很容易激活他们的求知欲,增加他们的学习兴趣,教师此时出示与汉语拼音有相似读音的音素,通过对比找出异同点,强化不同点的发音,学生不但接受得快而且还能早早地从汉语拼音字母音标的迷魂阵里跳出来,进而对它们记忆得更深刻。
4.教会学生拼读音标词
学习音标要让学生能够通过音標拼读单词、自学单词,为以后的自主学习铺平道路。教授英语音标,可以同时利用汉语拼音对音素教学产生的正迁移作用,有效地帮助学生掌握英语字母与字母组合在单词中的发音。单音节的单词很好读,如果是双音节或多音节单词,可以教学生按音节读。我们划音节时,“音节按元音分”,一个单词里有几个元音音素就有几个音节。在教学过程中,在学生能够认读的同时教学生拼读,即每教完几个音标均可举例作这种拼读训练,让学生在实际运用音标拼读单词的过程中巩固和强化所学音标。在教音标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把音标的拼读与汉语拼音相比较,得出辅音轻,元音重,两音相拼猛一碰,引导学生进行最简单的拼读,如 [t]-[i:][ti:],[d]-[i:][di:],[p]-[i:][pi:]等等。
5.用游戏激发学生学习音标的兴趣。
由于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生理的特点,大量的读必然会让他们失去学习的兴趣,所以教师要想方设法,激“活”我们的书本,让学生积极操练。在教学过程中,尽可能采取多种多样的游戏形式,如听音圈出划线部分发音不同的单词;另一类是是口语练习,如老师出示一个单词,请学生竞相说出含有相同音节发音的单词。还可以将全班分成若干小组,采取各个小组比赛的形式。教师逐个出示一些音标卡片,学生们举手抢答,教师让最先举手的学生读出该音标,读对的给该组记分,得分最多的组为优胜。我们也可以让学生动手制作 48 张音标卡。制作的过程一方面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是让学生会写音标。制作音标卡,可以增进他们对音标“形”的认识。
音标教学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只要教师持之以恒,长抓不懈,把握学生的心理年龄特征,在教法上多动脑筋,在教学中注意把拼音和音标相结合,完全可以解决音标教学的难关,为学生学好英语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王桂珍编著. 英语语音语调教程. 高等教育出版社
[2] 杨向东主编. 小学英语教师实用手册. 浙江大学出版社
篇5:初一数学上册教案
1.知识目标:
使学生理解同类项的概念和合并同类项的意义,学会合并同类项。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和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初步使学生了解数学的分类思想。
3.情感目标:
借助情感因素,营造亲切和谐活泼的课堂气氛,激励全体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培养他们团结协作,严谨求实的学习作风和锲而不舍,勇于创新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同类项的概念和合并同类项的法则
难点:合并同类项
三、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1、观察下面的图片,并将这些图片分类:
你是依据什么来进行分类的呢?
生活中,我们常常为了需要把具有相同特征的事物归为一类。
2、对下列水果进行分类:
(二)新知探究1:
1、对下列八个单项式进行分类:
a,6x2,5,cd,-1,2x2,4a,-2cd
这些被归为同一类的项有什么相同的特征?
2、揭示同类项的概念。
同类项:所含字母相同,并且相同字母的指数也相同的项,叫做同类项。另外,所有的常数项都是同类项。
《3.4合并同类项》同步练习
1.已知代数式2a3bn+1与-3am-2b2是同类项,则2m+3n=________.
2.若-4xay+x2yb=-3x2y,则a+b=_______.
3.下面运算正确的是( )
A.3a+2b=5ab B.3a2b-3ba2=0
C.3x2+2x3=5x5 D.3y2-2y2=1
4.已知一个多项式与3x2+9x的和等于3x2+4x-1,则这个多项式是( )
A.-5x-1 B.5x+1
C.-13x-1 D.13x+1
《3.4合并同类项》测试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字母相同的项是同类项
B.指数相同的项是同类项
C.次数相同的项是同类项
篇6:初一数学上册教案
【学习目标】:
1、掌握有理数的 概念,会对有理数按一定标准进行分类,培养分类能力;
2、了解分类的标准 与集合的含义;
3、体验分类是数学上常用的处理问题方法;
【学习重点】:正确理解有理数的概念
【学习难点】:正确理解分类的标准和按照一定标准分类
《1.2.1有理数》同步练习含答案
5.对-3.14,下面说法正确的是(B)
A.是负数,不是分数
B.是负数,也是分数
C.是分数,不是有理数
D.不是分数,是有理数
《1.2有理数》同步练习含答案解析
8.如果a与1互为相反数,则|a|=( )
A.2 B.2 C.1 D.1
【考点】绝对值;相反数.
【分析】根据互为相反数的定义,知a=1,从而求解.
互为相反数的定义: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互为相反数.
【解答】解:根据a与1互为相反数,得
a=1.
所以|a|=1.
故选C.
【点评】此题主要是考查了相反数的概念和绝对值的性质.
9.若|1a|=a1,则a的取值范围是( )
A.a>1 B.a≥1 C.a<1 D.a≤1
【考点】绝对值.
【分析】根据|1a|=a1得到1a≤0,从而求得答案.
【解答】解:∵|1a|=a1,
∴1a≤0,
∴a≥1,
故选B.
篇7:初一数学上册教案
用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难点
让学生通过比较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多种方法感悟用因式分解法使解题更简便.
一、复习引入
(学生活动)解下列方程:
(1)2x2+x=0(用配方法) (2)3x2+6x=0(用公式法)
老师点评:(1)配方法将方程两边同除以2后,x前面的系数应为12,12的一半应为14,因此,应加上(14)2,同时减去(14)2.(2)直接用公式求解.
二、探索新知
(学生活动)请同学们口答下面各题.
(老师提问)(1)上面两个方程中有没有常数项?
(2)等式左边的各项有没有共同因式?
(学生先答,老师解答)上面两个方程中都没有常数项;左边都可以因式分解.
因此,上面两个方程都可以写成:
(1)x(2x+1)=0 (2)3x(x+2)=0
因为两个因式乘积要等于0,至少其中一个因式要等于0,也就是(1)x=0或2x+1=0,所以x1=0,x2=-12.
(2)3x=0或x+2=0,所以x1=0,x2=-2.(以上解法是如何实现降次的?)
因此,我们可以发现,上述两个方程中,其解法都不是用开平方降次,而是先因式分解使方程化为两个一次式的乘积等于0的形式,再使这两个一次式分别等于0,从而实现降次,这种解法叫做因式分解法.
例1 解方程:
(1)10x-4.9x2=0 (2)x(x-2)+x-2=0 (3)5x2-2x-14=x2-2x+34 (4)(x-1)2=(3-2x)2
思考:使用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条件是什么?
解:略 (方程一边为0,另一边可分解为两个一次因式乘积.)
练习:下面一元二次方程解法中,正确的是( )
A.(x-3)(x-5)=10×2,∴x-3=10,x-5=2,∴x1=13,x2=7
B.(2-5x)+(5x-2)2=0,∴(5x-2)(5x-3)=0,∴x1=25,x2=35
C.(x+2)2+4x=0,∴x1=2,x2=-2
D.x2=x,两边同除以x,得x=1
三、巩固练习
教材第14页 练习1,2.
四、课堂小结
本节课要掌握:
(1)用因式分解法,即用提取公因式法、十字相乘法等解一元二次方程及其应用.
(2)因式分解法要使方程一边为两个一次因式相乘,另一边为0,再分别使各一次因式等于0.
五、作业布置
教材第17页习题6,8,10,11
篇8:初一上册数学讲解
组织文化是一种以文化形式出现的现代管理方式,是通过柔性的文化引导,通过分享价值、规范行为标准和共同愿景,建立起合作、奋进的氛围,以及协调和谐友爱的人群气氛,使组织价值和规范内化为员工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这种软性管理要比刚性的管理制度有更强的控制力和持久力。
(4)增强群体的凝聚力是组织文化的重要任务
组织成员间的差异,给组织管理带来挑战。加剧了组织成员之间的磨擦、排斥、对立、冲突及对抗,加大的组织沟通协调的管理成本,不利于组织目标的实现。组织文化通过建立共同的愿望,形成共同的价值观,寻求和扩大观念共同点,不断强化组织成员之间的合作、信任和团结,使之产生亲近感和归属感,实现价值观的认同和融合,达成共识。使组织产生具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第五章人力资源管理
1.绩效评估的目的是什么?你科采用哪种绩效评价工具?存在什么问题?如何改进? 答:目的:(1)对员工的晋升、降职、调职和离职提供依据;(2)组织对员工的绩效考评的反馈;
(3)对员工和团队对组织的贡献进行评估;(4)对员工的薪酬决策提供依据;(5)对招聘选择和工作分配的决策进行评估;(6)了解员工和团队的培训和教育的需要;(7)对培训和员工职业生涯规划效果的评估;
(8)对工作计划、预算评估和人力资源规划提供信息。
采用方法:绩效评价表、排序法、比例分布法、描述法、关键事件法、目标管理法 360度绩效评价法。
绩效评价可能出现的问题:目标不明确,标准不科学,考核方法不当,没有沟通反馈和结果利用不当等。
2.请具体说明绩效评价可能出现的问题?因心理原因可造成哪些偏差?
可能出现的问题:(1)绩效评价的目标不明确,标准不科学。(2)考核方法不当,没有沟通。(3)反馈和结果利用不当等。
心理原因:(1)晕论效应对下属的某一绩效要素(如“与其他人相处的能力”)评价较高,会导致其他绩效要素(工作质量)评价也较高。
(2)居中趋势 避开较高等级,避开较低等级,意味着所有的雇员都被简单地使用评定为中级。
(3)偏松或偏紧倾向有些愿意给高分。而有些给较低的分
(4)评价者的个人偏见避免因过去的绩效、年龄、性别或种族等情况的影响,而造成对他们的工作绩效作出不正确的评定。
(5)权威心理考评者有的自恃权威,凭个人和主观武断,去看对一个同志的绩效
(6)吸引心理有的为了个人的爱好或某种拉拢个人势力的心理,而不能公正评价,有的为了搞团伙。
(7)优先心理不做认真细致踏实的工作,不注意发展变化,只凭个人原有的印象
(8)好差相间心理好事轮着来的心理的支配。
(9)嫉妒陷害心理利用掌握考评权和考评的机会,嫉贤妒能,甚至会打击陷害别人。
3.护理人员绩效评价有什么作用?如何理解护理人员绩效评价的基本原则?
答:主要作用
(1)人事决策作用:护理人员管理决策都是以绩效结果为依据的(2)诊断作用:帮助护士了解和实现医院期望行为并通过考评寻找差距及其原因,使护理人员工作明确目标,改善工作表现。
(3)激励作用:医院奖惩制度实施的客观指标,对工作表现优秀、业绩突出的护理人员实行奖励。
(4)教育和管理作用:培训、调整、转岗、留聘
评价的基本原则
(1)评价标准基于工作岗位职责原则(2)评价标准公开化原则(3)评价标准化原则
(4)评价激励原则(5)评价结果公开化原则(6)评价面谈原则
4.请你具休说明一种绩效评价工具,如何应用?
答:(1)绩效评价表:与工作相关、与个人特征相关评价简表:部门、科室、姓名、职称、评价时间;项目、分值、等级(优、良、合格、差、服务态度、工作效率、责任性、计划性、合作性、能力(专业、教学、科研、管理)成果。
(2)排序法:根据某些工作绩效评价要素,将绩效最好的人到绩效最差进行排序。平行比
较法:每个成员的绩效与团队中其他成员比较。单一总绩效,在所有比较人员中获得对比结
果最多的在最高位置。
(3)比例分布法:将小组所有人按一定的比例被分别分布到工作绩效等级的近似正态分布。
绩效最高5%;绩效较高20%;绩效一般50%;绩效合格20%;绩效很低5%。先由每一
位成员根据评价要素进行评价,然后归纳。
(4)描述法:用陈述方法、无规范标准、多用于竞选(5)关键事件法:是将被评价人员在工作中好的、差的、错误的表现记录,作为评价的依据。评价者应综合这些记录和其他资料
对护士业绩进行全面评价。病人对护理> 95%,总满意度达96%,工作满意度入院介绍及时详细达94 %,其他满意度均在95%以上。
(5)目标管理法:必须与每一位成员共同制定与部门相匹配的工作目标,重视工作业绩;
每一位雇员如何才能为部门目标的实现作出贡献?确定个人目标,共同确定短期的绩效目
标。工作绩效评价,实际工作成绩与他们事前商定的预期目标加以比较提供反馈,定期召开
绩效评价会议,与成员讨论目标完成情况。
(6)360度绩效评价评价模式:是由被评价者的间接上级、直接上级、公众、同事、服
务对象、供应商、下属、专家、被考核者本人等从多个角度对被评价者工作业绩进行全方位
衡师资反馈的方法。
第六章领导
1.管理者在沟通中,不要只是讲,还要设身处地去倾听,请问倾听有那些技巧?有什么意
义?
答:(1)专注:要集中精力倾听对方讲话的内容、背景及尚未表达的意思。站在对方角
度、观察细微末节、多用疑问语、复述等形式。
意义:耐心倾听表示领导解决问题的诚意,创造和谐和有利于倾吐内心委曲的气氛或环
境,(2)移情:是善于将自己的情感置身于对方的位置。是设身处地的换位思考,将心比心。
意义:可了解下属的所思所想,了解下属的心理、思想、感受、需求、对冲突的认识、人生观、价值观等,随时能感触到职工的脉搏、情绪,为改进工作,正确决策,提供依据。
可促进相互的沟通,取得共同的语言,下属的依赖,为有效的领导和
指挥打下基础。
(3)接受客观地倾听内容,而不急于作判断。
意义:积极的倾听者的挑战是就是接受对方所言。能使对方有一个完整的表达,不会掉余下
信息。
(4)沟通信息的完整性 倾听者不仅要从对方获得信息,而且要获得准确的信息。
意义:获得完整信息能客观地了解事实的真实性,才能找到问题或矛盾发生的真正原因,为更好地解决问题提供了基础。
2.领导艺术通过那些技能体现出来?当你对下属工作不满意时,你如何处理?为什么?
答:技能:沟通、倾听、协调、激励、授权、决断、用人、处事、处时等体现出来。
处理:(1)关怀:关怀下属比激发下属更有效。(2)肯定的评价: 肯定的主要表现形式是外
在评价,外在评价的肯定或否定,将对人的行为思想产生极大的激励。当自我评价与外
在评价不一致时,人的内心就会发生心理冲突。(3)领导的责任是干预:向下属说明工
作成绩的标准。让下属了解审定成绩的方法;下属了解工作表现、工作成绩、奖励和处
罚的方法。
外在评价干预的结果往往导致自我评价发生改变。使组织工作的管理目标与个人的工作目
标能和谐的统一起来,通过护士与护士长的沟通联系,使护士工作和护士长的管理工作紧密
地连在一起,并使之逐步适应和接纳,护士会不断地进行自我行为的调整和约束,加强自我管理和自我参与意识,逐步形成护士的群体规范,达到管理目的。
3.非权力性影响力具有哪些特征?并详述由哪些因素组成?
答:特征:(1)非权力性影响力具有对他人影响不带有强制性,无约束力;(2)以内在感染的形式潜在地发挥作用;(3)被领导者的心理和行为表现为主动随从和自学觉服从。
组成因素:(1)品格因素:领导者的道德、吕行、修养、个性特征、工作作风等方面,都反
映在他的一切言行中,高尚的品德会便于工作领导艺术者有较大的感召力和吸引力,使下属
产生敬爱感。(2)能力因素:领导者的能力主要反映在工作成效和解决问题的的有效性方面,一个有才能的领导者,不仅为成功达到组织目标提供了重要保证,不定期能增强下属达到目
标的信心。使下属产生敬佩感。从而自觉接受领导者的影响。(3)知识因素:丰富的知识、扎实而先进的技术为实现组织目标提供了保证,一个人掌握的知识越丰富,对下属的指导越
正确,越容易使下属产生依赖感。(4)感情因素:感情是指人们对外界事物的心理反应。如
果领导者和谒可亲、平易近人,体贴关心下属,与下属关系融洽,了解并满足下属的需要,就能使下属产生亲切感,甘愿与之一起为组织目标而努力。与下属有良好感情关系领导者,其影响力来自下属发自内心的服从和接受。
第七章护理管理中的激励
1.分析你自己对权力需要、情谊需要和成就需要的特点。
答:每个人的个性、才干和激励水平不同,对自己的特点进行分析,属于哪一类需要模式。
它们没有对和错,仅仅是特点不同,采取的管理行为有不同而已。例如:我的激励模式属于
情感需要,即整个团队的和谐、共同成长是我的最大成就感的来源,它引导我的管理思路就
是参与和民主型,让每个员工都能发挥其优势并从中获得成就感。当然,也包含一定的权力
需要和成就需要,整个团队的发展方向必须保持在我的设定范围,事业心也是驱动我不断努
力的动机。
2.选择一个激励理论的概念评价你的护士长的管理行为,并提出建议。
答:讲义涉及了内容型激励理论:马斯洛的层次需要理论、麦克利兰的成就需要理论、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和X-Y理论,过程型激励理论:目标设置理论、期望理论和公平理
论。可以选择其中一个理论,对照分析你的护士长的一些管理行为,有待改进之处提出建议
3.用期望理论分析你的三个变量?
答:结合期望值、关联性和效价进行分析
4.运用归因理论举例说明你的成功或失败?
答:结合内部和外部的行为原因进行分析:包括个休的人格、情绪、心境、动机、欲求、能力和环境条件、情境特征、他人的影响。主要是能力、努力、任务难度和机遇。
第十章护理质量管理
1.请叙述医院服务质量概念框架
答:遵守的质量:医院质量论证,结构质量、过程质量、效果质量。
感知到的质量:服务者的态度,顾客的体验和服务的质量。
改进的质量和满意的病人:使费用降低,生产力提高,效益提高。
2.具体说明护理质量管理原则有哪些?在你的科室管理中如何应用?
答:(1)以病人为中心原则(2)领导作用原则。(3)全员参与原则。(4)过程方法原则。
(5)系统方法原则。(6)基于事实的决策原则。(7)持续改进原则。
以上原则具体说明:
3.什么是医院服务质量框架概念?请具体说明内容?你认为应如何提高医院的服务质量?
答:医院的服务质量包括遵守的质量及感知的质量,遵守的质量包括结构质量即宗旨、理
念、目标、工作制度、设备、预算及人员职责等过程质量即护士做什么,病人得到什
么,系统如何运转。结果质量即病人满意度结果测量和服务提供者测量,感知的质量包括服
务者的态度、顾客的体验和服务的质量,质量的改进后可降低费用,提高生产力,提高效益,使病人满意。具体说明提高质量三要素的看法和如何改善服务态度。
4.如何理解持续质量改进基本概念?请举例说明PDCA循环方法在持续质量改进中应用?
答:概念:(1)适合病人健康需求和利益(2)满足组织即质量标准(3)质量改进是一
种活动过程
(4)质量改进要讲究效果、效率(5)质量改进是一种不断完善的措施(6)质量改进要不
断研究医疗市场,研究病人健康需求,不断提高护理技术,质量战略高度,不断解决工作中的问题。
应用:(1)计划阶段(5W1H)(2)执行阶段(3)检查阶段(4)处理阶段
举列说明
5.举例说明如何落实医疗机构病人安全與风险管理?主要关键是什么?
答:措施:(1)全面病人安全品质教育(2)建构病人安全指标(3)运用病人安全资讯系统(4)落实医院评鉴有关病人安全之要求(5)建构病人安全委員会之运作(6)加强病人安全供作之训练举例说明
主要关键是四大支柱:(1)优质領导(2)顾客导向(3)全员參与(4)不断改进。
6.6Sigma质量管理概念
由小编今夜星潮暗涌整理的文章初一数学上册小论文(精选8篇)分享结束了,希望给你学习生活工作带来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