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议论文800字(精选7篇)
篇1:高考作文议论文800字
议读书作文800字
记得高尔基说过:“当书本给我们讲到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人物、感情、思想和态度时,似乎每一本书都在我面前打开了一扇窗户,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不可思议的新世界。”确实是,一本书就像一扇窗户,你只要能打开窗户,那么就能看到新知识的美好世界。但是在面对像汪洋大海一样的知识时,并不是每个人都会变得智慧,而是那些能吸收知识能筛选知识的人才能好好的欣赏、享受知识在、世界带来的好处。这样说来,好的读书方法对于我们来说是多么重要啊!
我的读书方法是首先我会默读一次课文,接着大声读一次课文,再默读一次课文;接着标出段落,重复读不熟悉的段落和词语;然后再快速浏览课文一次,并回想这篇故事的大概内容,我还会回过头来品味自己最喜欢的部分,最后我会想像最精彩部分的情景。
介绍了我自己的读书方法,那么作家的读书方法又是怎样的呢?
我参看了本单元第3课文章英国作者尤安·艾肯的读书方法。首先,他会思考故事中的人物什么这样做,思考作家为什么要写这个故事。然后,他会再脑子里继续把这个故事编下去,回过头来品味他最欣赏的一些片段,并问问自己为什么喜欢它们。他还会再读其他部分,并从中找到他以前忽略的东西。做完这些,他会把从书中学到的东西列个单子。最后,他会想象作者是什么样的人,作者会有怎样的生活经历。
介绍完大作家的读书方法,我把自己的`和他的作比较,我和作家有一处很大的不同就是作家艾肯会思考故事中的人为什么这样做,作者为什么要写这个故事,而我会想像文章的精彩部分的情景。我与作家艾肯的不同很多,但是我觉得作家在浏览完文章后,会回头找到忽略的地方,这种方法很好,因为这样我就能得到课文的全部信息了。
通过对比,我有了新的读书方法。以后我会多读几次课文,接着标出不会读的段落和词语,然后快速浏览一次,回想这篇课文的大概内容,并试图说出来,再回过头来读自己最喜欢的部分,最后想像最精彩部分的情景,还思考故事中的人为什么这么做,作家为什么要写这个故事,我最后还要再读一次,找到以前忽略的地方。
我相信,现在的读书方法一定会让我受益匪浅的。
篇2:高考作文议论文800字
奔跑,是一种精神支柱,将激励你不断前进,不断进步。如果你是马拉松比赛的运动员,如何跑得更快,你,真的知道吗?犹记得,某着运动员回答过类似的问题。他总在比赛前先熟悉一下赛道,记下一些基本的小标识;真是比赛时,将标志作为小目标,一个一个的超越。。。。。。人生不也是这样嘛?一个人从哇哇落地再到儿孙满堂要经历很多。其中也不无小目标,不用急于把目标放长远,提示自己路还有多长。慢慢来,不用着急,,沉着、脚踏实地可以战胜一切。
奔跑,是激情四射的挥洒汗水;奔跑,是自由自在的漫步天下;奔跑,是常开不败的精神支柱;奔跑,是青春仍在的付出努力!
奔跑,是一种生活态度!众所周知,X二代是家庭条件优厚,钱多到花不完,见识的世面、能学习的领域都比普通人多。但他们背后的付出又有谁人看见了?他们从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学习外文、音乐、书画,每年几乎没有假期,但他们从没有怨言,良好的家教是它们认识到少年时代付出的重要性。在良好的家庭气氛熏陶下,他们对待生活的态度是积极的;他们有自己的观点,有自己对生活的认识。
篇3:浅议高考作文之“画龙点睛”
关键词:语文,高考,作文,材料
高考作文历来是高考语文试卷的重点,也是高考考生和家长关注的热点,而如何写出一篇出彩的文章则成为许多考生梦寐以求的事情。其实,一篇出色的文章也并非难以着手,而是有规律可循。从高考语文考试说明来看,新材料作文命题已成为趋势,除了要掌握抓关键句、多角度立意等准确快速命题的能力之外,一篇好的文章在结构上也是可以很好地体现出高考考生的写作水平,从而获得阅卷老师的认可。按照《考纲》的要求:文章布局合理,层次分明,条理清晰,段落安排得当。而所谓形体完整的美感,是指文章以完美的组织形式和表达框架,使审美对象在整体的自然和谐中产生心旷神怡的感觉。
那么,应如何给自己的文章“画龙点睛”,让文章产生巨大的魅力呢?
首先,巧饰凤头,先声夺人。
宋代欧阳修说:“文章看落笔,议论驰后先,破石出至宝,决泻长川。”考生要想自己的文章给人以美感,就必须雕饰好“凤头”,做到“先声夺人”。比如2015年山东高考满分作文《价值观念决定选择》一文的开头引用了杜伽尔的名言:“生活是一种绵延不绝的渴望,渴望不断上升,变得更伟大而高贵。”用带有哲理性的语句引出“价值观念”的重要性,突出主题,既增强了说服力,又加深了文章的内涵。又如同样是满分作文的《藤蔓纠结,无须在意》中,考生在作文开头写道:“闭上眼睛思考人生,这世间的林林总总,不外是内心世界的随波逐影,拿起什么,放下什么,需要的是一种看破,这一路上的所有悲欢都会随风飘远,生命到底是什么?”采用设置悬念导入,抓住阅卷老师的好奇心理,吸引阅读,从而达到良好效果。可见,好的开篇,能使文章主旨更鲜明,结构更严谨,内容更丰富,材料更新颖,语言更生动,如同炎炎夏日饮用清冽甘甜的清泉,给人以酣畅淋漓之感。
其次,精雕豹尾,后发制人。
如果说好的开头有先声夺人之功,那么好的结尾更有“后发制人”之效。结尾往往是文章内容升华之处,一些警示良言也集中于此。古人云:“结尾如撞钟。”一个美妙的结尾使阅卷教师在临打分之前获得了审美快感,似听如来佛法,心潮澎湃,极易打出较高分数。
如《价值》一文的结尾写道:“身处于青春的我们面对生活的选择,唯有坚定正确的人生价值,乐享精神的情怀才能真正充实自我,走向成功的境界,让人生走得坦然而精彩。”感情真挚,发出号召,呼唤年轻人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建立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深化了文章的主旨。再如《道法自然》一文的开头写道:“顺其自然方为意义本色,揠苗助长得到的不是麦穗,而是后悔与哀叹。”结尾言道:“用‘顺其自然’的箴言磨砺心海菩提,等看山是山、看水是水时再去琢磨世间,之后你便会发现,粗茶淡饭或是擦肩而过的笑靥,都是真诚质朴无比自然的幸福。”首尾呼应,照应开头,突出中心,浑然一体,起到了良好的“增光添彩”的效果。
篇4:高考作文800字
至爱江山别,铭史册
数千年后的你该是何其有幸才能坐拥当世两大名女,或许在江山沦陷至爱分离时你亦痛哭过,一如当年的相妃,只是泪未泣血才没有再添一段万万年的亘古佳谈。
可是,请别哭泣。米兰命运让你以为你江山美人皆不得,让你以为自己是天下最不幸的人儿了。然而在远离你的年代,你曾经痛彻心扉的愁思、你曾经言笑宴宴的欢喜却仍是被世人所感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风一梭,云一涡,帘外芭蕉三两窠。”
越过千年的时光,我轻轻抚去你满面的泪,徐徐而过,摇动树枝,轻轻、静静地告诉你:你是伟大的后唐李煜,你是词的巅峰。所以,泪,不落。
惊才南海没,“滕王”绝
我飘过大山,掠过平原,穿梭过千年未变的天地,茫茫大海上我便愣愣地不再向前。
中国南方的这片大海呀,我该是有多么的痛恨你呢?你的无情,你的多变,你的磅礴壮观的惊涛骇浪埋藏的是一位不得志却才华横溢的青年呐!时至今日,我仍能听到他千年前的不甘遗留在这片海洋。他还有那么多的报负,何其伟大的志向。难道你没有听到他海南老父的痛心疾呼?还是你亦惊叹于他旷古烁今的才华?可是不该呀,他不该仅余一篇《滕王阁序》便就此沉寂了呀!你呀,你是多么自私呀!你看他在阁楼宴会上挥笔的潇洒姿态,从容自信的神情,接受众人敬仰的高雅;他“气凌彭泽之尊”的心胸,“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诗画意蕴,“屈贾宜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洪于还曲岂乏明时”的心意。你何其忍心?
可是我知道,我不能因此而哭泣,这卑下的泪不会是对他的悲悯而是辱没。泪,不落。我笑对决然淹没他的你。
篇5:高考作文800字
兰月皎皎,风溶溶,猴子抱着桃子蹦蹦跳跳地回家,路上看见了红鲜鲜的番茄,思量再三,猴子丢掉了桃子,装了一兜番茄。不一会儿,猴子看见了硕大的西瓜,于是费力地抱起了西瓜,然而一个趔趄,西瓜烂了……
寓言不在于故事,而在于哲理,猴子贪得无厌,到最后两手空空,悻悻而归。
如若贪得无厌,也许就像飘飘荡荡的羽毛,承载了太多人心之欲,譬如金钱,譬如名利,其结果自然是颠踬到尘土里,一抔黄沙掩其风华,作无力而虚枉的挣扎。
篇6:茶高考作文800字
在一年前的寒假,我按照作业的内容上交了一篇精心准备的征文,在学期末竟出乎意料得了一等奖。整个人欣喜若狂,对于接下来的期末考好像也不甚在意,还有一种势在必得的自信。因此,考试时答好了卷子,只匆匆检查了一遍就坐在座位上幻想着好成绩和父母的表扬。返校时满心欢喜的我却拿到了一张惨不忍睹的试卷,心中就好像被一块巨石堵住了,闷闷的让人说不出话来。外面原本晴朗的天空现在看就好像有一层灰雾罩在上面,让人心情格外烦闷。
迈着沉重的步伐回到家里,妈妈和姐姐都出去上班了,只有爸爸在阳台上摆弄他的宝贝茶叶,爸爸喜欢研究茶,还喜欢喝茶。他把他仅有的一点业余时间全部奉献给了茶,因为爸爸喜欢茶,我们家常常有一股茶的清香。看到我的满脸愁云爸爸好像马上就知道发生_了什么事,就在我犹豫要不要把成绩和爸爸说时,爸爸突然叫住了我:“来,帮老爸泡壶茶!”爸爸这是什么意思?难道不应该问成绩吗,这是什么意思?我虽然疑虑,但还是取来了茶壶,爸爸拿出了一包看起来就价值不菲的茶。他边向茶壶里倒开水,一边和我介绍道:“这是白茶银针,我国珍惜茶种,味道可不错呢”壶里干枯的茶叶随着热水的浇灌,逐渐由卷到舒,散发出一股沁人心脾的香气。爸爸给我倒了一杯,茶水中沉浮不定的茶叶和白色茶杯上的蓝色小花嬉戏。我举起杯直接喝了一口,茶水又热又苦我差点没一下喷出来。尝到苦处的我本想放弃,但在爸爸鼓励的目光中又小心翼翼的抿了一口,这一次的茶除去苦味还有一阵青香,还有几分若有若无的甘甜。我恍然大悟,大声对爸爸说:“爸爸我明白您要说什么了,我下次一定好好考!”爸爸看着我欣慰的对我笑了笑,笑容里仿佛在说:我相信你可以的。
篇7:高考作文议论文800字
古人把拟题比作点“睛”, 画“龙”既毕, 点“睛”更为重要。题目是文章内容与读者情感心理之间的第一个接触点, 是使人“一见钟情”“怦然心动”的因子。古人云:题好一半文。好的题目或如深谷幽湖, 使人忘俗;或明眸一盼, 韵味无穷。
一、拟好标题应遵循的原则
拟好标题首先照顾两头。一要扣紧话题范围内容, 二要扣紧自己所要写的文章内容。否则会顾此失彼, 文不对题。
1、标题要新颖, 醒目。标题与主旨有密切关系, 标题为主题服务, 标题体现思想观点。看标题如看花, 令人眼新。郑板桥一副对联:“删繁就简三秋树, 领异标新二月花。”三秋树, 主干突出;二月花新鲜, 美丽动人, 与众不同, 好的标题, 如同二月之花, 三秋之树。
2、标题要生动形象。形象生动的标题能给人展开一个崭新的境界领域, 给人展示一个想象的空间。如一本书名叫《飘》, 看到这个标题, 总会联想起书中的郝思嘉, 直到28岁, 从少女变成妇人终于明白, 自己真正爱的人就是身边的白瑞德。
3、标题要简短精练。标题或用短语, 或用短句, 切忌用大长句子, 切忌繁琐。如话题“诚信”拟题举例:《诚信如水》、《十字路口》、《诚信何价?》、《拷问灵魂》, 给人以鲜明简洁的印象。
4、标题要确切深刻。好标题应有概括性, 既点明中心, 又要揭示主题, 画龙点睛。如1996年《中国青年报》一则新闻标题《一江春水流尽, 八千里路行完——白杨病逝》, 巧借这两部家喻户晓的电影名, 画龙点睛地浓缩了白杨的艺术生涯;又如2003年3月25日的《新民晚报》中一则新闻标题《美“立歼”对手, 伊“拉克”敌军》, 这十个字无疑是对美伊双方战略意图绘声绘色的描写。
二、拟好标题应掌握的技法
文章一般分为记叙抒情、说明和议论说理三大类, 想要拟好题, 都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补题式。即在所给的话题前面或者后面加上适当的词语。添加新词法。如以“幸福”为话题作文, 在幸福之前可以加新词语构成《珍惜幸福》、《创造幸福》、《体味幸福》等题;在幸福一词的后面添加新词, 可以构成《幸福快车》、《幸福是一种灵魂的香味》、《幸福大观园》等题目。
2、比喻式。如《生命是一朵开不败的花》、《友人如镜》、《变色龙》、《大山里的奥运花》、《山沟里飞出的金凤凰》、《如诗的黄昏》、《我是檀香木》等。
3、比拟式。如:《大自然的语言》、《雪, 报春的使者》、《没有翅膀的飞翔》等。
4、引用式。1999年江苏一位考生以“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为题, 这是陈子昂的诗句;又如《春蚕到死丝方尽》、《横看成岭侧成峰》;以宽容为话题引一句歌词为题《一笑而过》。
5、象征式。如《百合花》写的是抗日战争时期, 一位新婚妇女, 把一床“百合花”被子献给伤员使用的故事, “百合花”象征女主人的心灵美好。
6、对偶式。如2004年江苏省话题是《水的灵动, 山的沉稳》, 这是个对偶格式话题, 也可再拟小标题;又如《近朱则赤, 近墨则黑》等。
7、对比式。《躺着读书, 站着做人》 (浙江温州) “躺着”与“站着”形成姿势上的对比, 使得标题包含哲理, 令人回味。
8、设问式。《错?对!》 (江苏南京) 先问后答, 以简驭繁, 又穿插标点, 构思巧妙。
9、反语式。《我发现了家中的“贼”》 (河北石家庄) 家中几次“失窃”, “作案者”原来是瞒着别人给灾区寄钱的一家人的三个成员, 题中用“贼”, 贬词褒用, 凸现一家人的高尚品德, 幽默风趣。
10、借代式。辽宁大连一位考生紧扣母亲乌黑发丝中的白发展开叙写, 揭示岁月无情、母爱无价这一真谛, 给文章拟题目《黑白债》, 借色彩代本体, 又亮出线索, 寄托深情。又如《人生需要掌声》 (安徽合肥) , 这一标题借“掌声”代“鼓励”, 也很有创意。
11、呼告式。以“书”为话题——《别了, 漫画书!》。以“关注生活”为话题——《给生活加点苦吧!》
12、仿造式。如《人间诚信今犹在》由李煜《虞美人》“雕栏玉砌应犹在”改装, 《诚信飘流记》仿化小说《鲁宾逊漂流记》, 显得典雅大方, 亦庄亦谐, 妙趣横生。
13、求异式。拟题要求新求趣, 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这就要求我们克服思维定势, 逆向思考, 追求创新效果。例如, 苦难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有过曲折, 有过艰难, 有过拼搏, 才会有美丽的彩虹, 可拟出《珍惜你的痛苦》、《败了, 多好》等文题。
14、双关式。如鲁迅的《药》, 明写老栓给小栓买治病的药, 实指是医治当时的国民愚昧麻木的药;又如《路在脚下》实指人生前途, 生活中的职业、事业等。
15、悬念式。标题包含大小不同的疑问扣动读者的心弦, 如《谁是凶手》、《追捕》中谜中套谜, 这就是悬念。
16、事例并列式。如《人·环境·健康》先从人类生存说起, 涉及环境与健康, 层层递进地去写;又如《知识·汗水·彩路》、《小桥·流水·人家》等。
三、拟好标题应学会分析
(一) 标题与文章立意相辅相成, 互相依存。
深刻高远的立意是立稳标题的根基。立好标题的同时, 也要保证标题立得住。
例如:2004年辽宁高考作文以“自豪与平凡”为话题:有一记者问名人妈妈, 是否为儿子感到自豪, 妈妈答道:“我感到自豪, 但我还有一个孩子正在地里挖土豆, 我更为他感到自豪。”这样的话令人深思, 功成名就确实让人骄傲;但平凡充实也足以令人自豪, 请结合自己的经历和感受, 以“自豪与平凡”为题, 写一篇800字以上的作文, 体裁不限。
这个作文题的导向是正确对待平凡。文中事例警示人们要尊重平凡、关注平凡, 从平凡中发现不平凡, 平凡中蕴藏着可贵。广大劳动人民, 都如一砖一石一样平凡无奇, 但正是他们创造了人类辉煌的历史。可拟出下列标题《园丁絮语》、《平凡与伟大》、《滴水之歌》、《抔土积泰山》、《平凡亦可贵》。世界从古至今, 英雄豪杰屈指可数, 而绝大多数是这些平凡的人民, 他们不求名利, 春蚕般只知默默奉献, 他们创造人类历史文明, 创造了人类丰富的物质财富, 创造了人类灿烂的文化, 创造现代的美好生活。因此, 应大歌大颂广大平凡而伟大的人民, 上列各题仍有很多闪光点。
(二) 分析标题内涵, 抓准重点, 使视野确立在话题的关键位置上。
如《凡事与伟人》:1987年, 75位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在巴黎聚会。有人向一位诺贝尔奖金获得者问道“你在哪所大学、哪个实验室学到了你认为最主要的东西?”出人意料, 这位白发苍苍的学者回答:“是在幼儿园。”“在幼儿园学到些什么呢?”学者回答:“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们, 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 东西要放整齐, 吃饭前要洗手, 做错事表示歉意, 午饭休息后, 要仔细观察大自然。从根本上说, 我学到全部的东西就是这些。”请以“做人与做事”为话题, 结合自己生活实际写篇文章。
这则材料叙述较具体, 思考焦点放在哪里, 地点是幼儿园, 时代是幼年, 事件是生活琐事。如何通过材料理解内容, 抓住本质明确立意, 支撑标题是写好文章的关键之点。文章应从小入手, “小”指幼儿, 以及日常生活小事, 洒水扫地, 洗个手帕等, 为长大成人, 成才成家, 成就大业打好基础。突出从小到大的发展变化过程。我们不能把小事与大业孤立起来。两者共生, 互相促进。学做人也要通过做事去实现, 做事的同时也学会做人。比如让孩子擦地板, 培养他从小热爱劳动, 进而逐步形成劳动习惯, 这样他才会尊重他人的劳动, 逐渐培养各方面的良好习惯。从而进一步阐发, “习惯决定一生”的哲理性。
四、拟好标题应注意的事项
当然, 题目拟得好, 拟得巧, 自然会取悦于人, 而一旦拟“糟”了, 就会影响全文的。因此, 在“自拟题目”时也有些忌讳。
一、忌文不对题。比如2002年一位考生以《青草的娇艳》为题写“心灵的选择”, 文章通篇写的是自己上高中, 考大学, 还是上中专, 早点谋职挣钱呢?进行艰难的选择。读完全文, 回头看看题目, 让人一头雾水。
二、忌不合文体。文章的标题应切合文体特征, 如果我们拟出的题目与文体不合, 明显是记叙文, 却冠以议论文的题目, 那就有点不伦不类。比如2002年, 一位考生的题为《论心灵的选择》, 很明显, 题目中的关键词“论”, 决定了文章应是议论文。可这位考生却在娓娓地讲述一个故事, 故事非常吸收人, 曲折生动, 但看看题目, 就有点驴唇不对马嘴了。
三、忌粗鄙不堪。我们在强调巧妙拟题时, 不能故弄玄虚。比如2002年一考生写自己面对金钱的诱惑, 自己做出了正确的选择, 立意很好, 可题目却拟成了《面对金钱的勾引》, “勾引”一词显然就显得不得体, 有点玄虚了。
结语:
除了上述几种拟题法外, 还有许多其他好的拟题方式, 但无论哪种, 我们都是在特定的场合里, 要瞬间抓住阅卷老师的心, 吸引他们的目光, 获得良好的印象, 取得理想的分数。拟好标题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只有不断地学习练习, 才可以在高考中一举夺冠。
摘要:标题是文章的眼睛, 是揭示中心的窗口。拟定标题是考查学生在理解话题材料的基础上, 选定角度, 确立中心, 提炼主题的创新能力, 标题是作者的个性与匠心及思维创新能力的标志。本文结合笔者自身工作经验, 浅议了高考话题作文的拟题方法。
关键词:高考,话题作文,拟题方法
参考文献
[1]赵玉娥.写话题作文应过好五关[J].小作家选刊, 2008, 12[1]赵玉娥.写话题作文应过好五关[J].小作家选刊, 2008, 12
[2]贾茂国.高考话题作文审题立意构思例说[J].考试 (教研版) , 2008, 7.[2]贾茂国.高考话题作文审题立意构思例说[J].考试 (教研版) , 2008, 7.
由小编纯净的思绪整理的文章高考作文议论文800字(精选7篇)分享结束了,希望给你学习生活工作带来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