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烈士陵园的优秀观后感(精选6篇)
篇1:参观烈士陵园的优秀观后感
今天我们校园组织了我们去革命烈士陵园扫墓。
早晨,我们伴着阳光来到烈士陵园,胸前带着一朵小白花,就出发了。
不一会儿,我们便来到了革命烈士陵园的纪念碑下,我们首先代表校园献花圈,然后又听了指导员的讲解,接着我们又进行了宣誓,看着那耸立的墓碑,我心里想着;革命战争时代,有无数位革命烈士都为了革命事业冲锋在前,与敌人进行战斗。
接着,我们又来到了烈士墓前,我被一个14岁的烈士所吸引,他的名字叫王文明,宝坻区马家店镇莲子营村人,1987年出生,2月在潮白河为抢救落水儿童不幸牺牲,年仅14岁,看着看着,我的心不禁一颤:和我们一样大小,却不顾自己的生命安危,勇敢救人,多么值得我们学习啊!
然后,我们又参观了展厅,他们有的手持冲锋枪,向敌人发起猛攻;有的趴在沙袋后面,用冲锋枪向敌人发射子弹;有的冲了上去,与敌人殊死搏斗;心中突然想起:革命烈士们为了创造今天的美好生活,为革命抛头颅、洒热血,挺身而出。
参观完展厅,我们又排着整齐的队伍恋恋不舍的离开去校园,今天,是我最难忘的一天,如果没有许许多多的烈士前赴后继的英勇牺牲,就没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篇2:参观烈士陵园的优秀观后感
一下车,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烈士陵园”这四个金光闪闪的大字。我们有秩序的走进了烈士陵园,第一眼看到的是雄伟高大的“烈士纪念碑”,上面有周恩来爷爷亲笔题写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八个大字。我们站在纪念碑前,严肃而庄重,为我们的英雄们献上花篮,并唱起了国歌。
纪念碑的后面刻着一幅幅逼真的壁画,这些壁画每一幅都是那么惊心动魄。看着他们一个个愤怒的面孔,我的思绪好像回到了二七大罢工的那个年代。二七大罢工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的顶点。显示了中国工人阶级最勇猛的奋斗精神和最伟大的牺牲精神。它以工人的头颅和鲜血,进一步唤醒了中国人民,使人民更加认识到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是中国各族人民不共戴天的敌人,必须与之斗争到底,才能获得真正的自由和解放。我们的英雄们为了人民的解放抛头颅、洒热血。正是因为有了先辈们的不怕牺牲的伟大精神,才有我们今天的美好生活啊!
纪念碑的后方是烈士墓,那一个个排列着的墓碑,肃穆而庄严,是那么的可亲可敬。他们是英勇而不朽的!在烈士纪念馆里,有烈士们的雕像及遗物,还有每一位烈士的英勇事迹。读着他们的事迹,仿佛看到他们一个个不屈的面容。
篇3:参观半塔烈士陵园的感慨
陵园建筑之宏伟,绿化之秀丽,值得赞美。看来当地政府是投入了不少人力和资金。
我进入陵园不久,工作人员就下班了,问一位领导模样的工作人员,纪念馆下午何时开放,告知两点。于是便在园中,细看烈士墓碑文字,竟发现烈士纪念碑文字有不少常识性差错。如:
严玉才烈士的碑文上刻有,“于1946年底被日伪军活埋”。日军1945年8月已投降,1946年底还能活埋我新四军战土?此时活埋新四军战士的应该是国民党军队吧?
徐文忠烈士碑文上刻着:徐文忠,来安县新安镇红桥人,1913年生,1939年入伍,新四军二师十三团三连排长,中共党员,1940年在天长马集战斗中牺牲。徐文忠牺牲于1940年,而新四军第二师的番号是1941年1月重建军部之后才有的,这里把部队番号搞错了。另外牺牲地点马集不在天长县而是在六合县。
戴友江烈士碑文上刻着:戴友江,1917年生于来安县复兴公社跃进大队,1940年入伍,1943年6月在任何集战斗中光荣牺牲。1917年时烈士家乡不可能有大跃进时代“复兴公社跃进大队”的名称,“任何集”,我怀疑是天长县仁和集。
罗占云烈士碑文上刻着:罗占云,云南大通人……据我所知,罗占云是云南大关县人,不是大通人。
张云逸题写的半塔烈士纪念碑记,进入陵园即可看到,为陵园重要景点,我想凡参观者必看此碑。但我对照相关资料的记载与碑刻文字,发现多处有重大差别(不再一一列举),不知是什么原因。
等到下午2时,陵园工作人员上班,我想请工作人员让我进入“皖东革命纪念馆”内看看。一位女工作人员说,他们只接待团队,散客不接待。我大老远辗转专程来瞻仰烈士陵园,竟不让进纪念馆,不禁深感失望,不知这规矩是那级机关定的。
外面有工人在更新展馆介绍牌,闲聊几句,不甘心,于是又到办公室询问能否开门让我参观纪念馆。我问她,何为团队,需要多少人的团才能参观。我告诉他们,陵园碑刻文字有些错误。我还没有指出哪些错误,工作人员则回答说,这你去找民政局。
我想,烈士陵园是红色历史的载体,是件很严肃的事情,碑文刻在大理石上,是为教育后人的,如碑文出现不应有的差错,必将使人怀疑碑文的真实性,还会误导参观者。陵园的管理者和领导部门是否有失职之嫌?
花巨资修建烈士陵园和纪念馆,是为了发挥它的宣传教育功能。陵园既有工作人员,接待参观任务又不重,为什么只接待“团队”,而不接待“散客”?是单位规定还是工作人员偷懒?
篇4:参观烈士陵园优秀日记
我热爱那些为了穷人打天下的烈士,我痛恨那些资本家反动派。听爷爷说,刚解放那会,日子虽然苦,但那时当官的一心为老百姓,不像现在,到处是贪污犯。我对爷爷说,我长大了就专门抓坏官,给他们灌辣椒水,上老虎凳,叫他们把贪污的钱交出来,分给穷人。我们家也是穷人,爸爸妈妈都下岗了。爸爸每天去蹬三轮车,还经常被城管队赶来赶去,有一次被城管队没收了车,爸爸整整哭了一夜。我劝爸爸说,等我长大了,就号召我们班同学专门打城管队,吊在树上打,拿皮带抽,看他们还敢猖狂不?妈妈对我最好了,她身体不好,没钱治病,却什么好吃的都留给我,我让她吃,她总是说不饿。
我小时候最喜欢在姥姥家玩,那里有一个小院子,虽然很破旧,但邻里关系很好,那些爷爷奶奶都喜欢我,说我又调皮又聪明,长大能当一个将军。院子里有一棵枣树,每到秋天,我就上去摘枣吃。可是,前年,那里拆迁,房子全推倒了,姥爷姥姥还有其他的爷爷奶奶,很多买不起郊区的大房子,只好租一间小房子住。那里盖起了高楼,成了繁华的商场,那些人挣了很多钱。我不明白,为什么姥姥要住小房子,他们却能挣大钱。
老师经常教育我们要好好学习,我一定听老师的话,把学习搞好,长大当一个发明家。我要发明一种武器,能认出好人坏人,发射的子弹能一直追着坏人打,把他的屁股打个洞。
篇5:参观烈士陵园的观后感
我抬头一看。高高的大门上写着几个金黄色的大字,“华东革命烈士陵园。”我怀着悲痛的心情,迈着沉重的脚步走了进去。一条宽大的水泥路两旁种满了松树,桃花,迎春花,冬青等。好象在为沉睡的烈遮风挡雨。陵园的正前方有座雄伟的纪念塔,上面有毛主席题的几个严的大字“华东革命烈士纪念塔。”塔的周围有朱元帅的题词“为了战争而死无上光荣。”还有饶赖石的题词:“烈士英名永垂不朽。”塔前方有无数精致的花圈,在微风的吹拂下沙沙作响,好象节日的礼花一样灿烂耀眼。不时漾出烈士恿敢的身躯。
我们顺着人群又来到了烈士公墓。公墓是三角形的,里面有十九位有名和十八位无名烈士安葬苍萃,这些中华人民的优秀儿女,他们都效命缰场,马革裹尸。烈士的丰功伟绩,浩气凌云。令蒙山低头,沂水哭泣,我怀着悲切的目光,久久地凝视着烈士的陵墓,不可言喻的感情夹杂着几丝迷茫和困惑。我把事先编好的花环献了上去,“思念莫让烟尘拢,鲜花一束慰先人。”
篇6:参观烈士陵园日记400字优秀
到了烈士陵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石碑上“陆房战斗纪念碑”几个金光闪闪的大字,让我们不由得心生敬意,在碑的左侧停着一辆飞机和坦克,他们虽然有些锈迹斑斑,但严正以待,似乎随时准备投入新的战斗。
进入纪念大厅后,身材高大拿枪握刀的勇士和战斗场面的浮雕,仿佛让我们回到了战火纷飞的烽烟年代,这使我想起了这样一句话,“怕死不当共产党员”,这句话在我脑海里想过电影一样浮在我的脑子里,听着讲解员阿姨的讲解,看着一幅幅历史图片,还有那些依然闪着寒光的战斗武器,我能感受到当时战斗的残酷和惨烈,我为我们的解放军叔叔不怕牺牲、誓死捍卫祖国的精神深深打动了,心中燃起了爱国的火花。
由小编红尘旧梦整理的文章参观烈士陵园的优秀观后感(精选6篇)分享结束了,希望给你学习生活工作带来帮助。